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博物知时节 | 白露秋风夜,雁南飞一行

发布时间:2023-09-08 09:30:27    浏览次数:70 次   

“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伊人,在水一方”

当微凉的风吹至枕边

茂盛的芦苇摇曳飘荡

白露,迈着诗意的步伐

翩然而至


荆楚文物勾勒岁月年轮,二十四节气标注世间生机。湖北省博物馆和长江云联合推出专栏“博物知时节”,让我们在文物与节气的对话中,细听岁序更迭的光阴故事,共话湖北文博的千年底蕴!

“秋风何冽冽,白露为朝霜。”雁阵迤逦,慨然知秋,清晨草木凝露,秋风凉意渐显,自此,孟秋结束,仲秋开始。今日分享湖北省博物馆馆藏——鸟形玉佩。鸿雁于飞,肃肃其羽,他们是季节变幻的过客,划过你我的天空,前路漫长,流浪还是归乡?

鸟形玉佩

西周早期,2013年随州叶家山28号墓出土,长8.8、宽3.5、厚0.4厘米。青色玉质,局部有沁。鸟首一端伸出两个云形花冠,另一端作歧尾。喙、冠等处有四个对钻的孔。器形略做三分之一圆形,原当改自玉璧。


玉露生凉看秋景

白露,秋季的第三个节气。《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说:“八月节……阴气渐重,露凝而白也。”古人以五时配五行,秋属金,金色白,故以白形容秋露。一段情缘一颗露,缘起而聚,缘尽而散。白露含秋,晶莹珠露内心剔透,折射出诗意的韵味。

粗略而言,白露时节:南方依旧夏,北方渐次秋。南方金风去暑,炎威渐退;北方玉露生凉,已及新秋。《楚辞》有云:“白露纷以涂涂兮,秋风浏以萧萧。”这是一个“清高”的节气,“露沾蔬草白,天气转清高”,雨少了,云也少了,所谓天气的清高,是天空的清澈、高远。

"凭阑久,金波渐转,白露点苍苔。"“秋老虎"逝去,进入仲秋时节,菊花遍野,枫叶传情,正是秋游赏景好时节:离离秋云,蝉噤荷残,菊花遍野,枫叶传情,劝君惜取此时景。

“白露打核桃,霜降摘柿子。”“白露白茫茫,谷子满田黄。”此时节,农作物即将成熟,大地一片金黄。白露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都进入秋收阶段,田间地头人头攒动,大家忙着摘棉花、打红枣、收大豆……好一幅丰收画卷!


大雁南飞咏秋怀

白露之后,候鸟开始迁徙之路。《逸周书·时训》:“白露之日鸿雁来,又五日玄鸟归,又五日群鸟养羞。”古人描述的白露物候,均与鸟有关。人们在鸟的迁来与归去中,品读季节的更替。

一候鸿雁来

鸿雁是古代物候观测史上重要生物标识。白露时节,大雁自漠北而来,飞回过冬之地,途中已然霜雪。

民谚有云:“立秋知了催人眠,处暑葵花笑开颜,白露燕归又来雁,秋分丹桂香满园”。因此,像大雁这样的候鸟被视为秋到的象征。

二候玄鸟归

四时无失序,八月自知归。玄鸟就是燕子,春暖“玄鸟至”,来时是“比翼双飞”而来;秋凉“玄鸟归”,去时是“拖家带口”而去。燕子如期而至、如约而来,而时光却在轮回中飞逝。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玄鸟解见春分(春分初候,玄鸟至;燕来也),此时自北而往南迁也,燕乃南方之鸟,故曰归。

三候群鸟养羞

"羞者,所美之食。养羞者,藏之以备冬月之养也。"水深激激,蒲苇冥冥,群鸟趁着秋果丰硕、秋虫肥美之时大快朵颐,养得羽翼丰满,以此御寒。同时积攒和储藏美食,备足过冬“粮草”。


饮茶品酒吃龙眼

收清露、饮露茶、品米酒、吃龙眼……此时节,凝露而白,瓜果丰收,人们往往有着特殊的饮食习俗。

白露吃白

福州有个传统,白露必吃龙眼。而浙江苍南、平阳等地,在白露这天要采集“十样白(带白字的草药)”,以煨乌骨白毛鸡(或鸭子)滋补身体。

白露茶酒

中国民间在白露节气有“收清露”的习俗,明朝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上记载:“秋露繁时,以盘收取,煎如饴,令人延年不饥。”江苏浙江一带乡间,白露一到,家家皆用糯米、高粱等五谷酿成的白露米酒待客。此外,南京人有喝白露茶的习惯,白露茶甘醇清香,独有一番秋的韵味。

白露不露

“一场秋雨一场凉,一场白露一场霜。”白露,一年中昼夜温差最大的节气。这时北半球日照变短,冷空气活动频繁,飒飒秋风,不期而至,一夜凉过一夜。民谚有,“白露身不露,寒露脚不露。白露不露,长衣长裤。”天凉了,万望珍重,勿忘添衣。

山采秋兴,渔民祭禹

白露时节是核桃成熟的时期。农谚中有“白露打核桃、吃核桃”的说法。在太湖地区,有祭祀禹王的习俗,又称拜祭“水路菩萨”,寄托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祈盼和向往。部分江南地区在白露前后开始斗蟋蟀,称之为“秋兴”,人们提笼相望,成群结队,场面颇为壮观。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白露伴随思念而来

或许,是露珠里的明月

或许,是添的一件薄衣

或许,是舌尖上的乡味

时光清浅,思念悠悠

物及此时,皆是深情


愿你爱的人

在等你归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