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博物知时节 | 汲风沐雨,白昼流光

发布时间:2023-06-21 09:19:58    浏览次数:60 次   

“星繁愁昼热,露重觉荷香。”

6月21号22点57分,

迎来“夏至”节气。

草木葱茏、百川奔腾,

万物在竞相生长中蓬勃。

荆楚文物勾勒岁月年轮,二十四节气标注世间生机。让我们在文物与节气的对话中,细听岁序更迭的光阴故事,共话湖北文博的千年底蕴!

“微雨过,小荷翻,榴花开欲燃。”时光炽热而美好,我们迎来雨丰昼长、绿茵浓郁、蛙鸣蝉吟的盛夏。今日分享湖北省博物馆馆藏——斗彩缠枝莲纹碗,稻花如白练,荷花别样红,这个夏天你与谁共赏?

斗彩缠枝莲纹碗:清雍正,高4、口径20.3、底径12.6厘米。盘心、外壁绘有缠枝莲纹,花叶变形夸张,纹饰繁缛,色彩艳丽。底部有青花双圈“大清雍正年制”款识。

据《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记载:“夏至,五月中。《韵会》曰:夏,假也;至,极也;万物于此皆假大而至极也。”此时的万物,生长繁盛到了一个极点。《恪遵宪度抄本》有云:“夏至,日北至,日长之至,日影短至,故曰夏至。”说的是在夏至这天,太阳几乎直射北回归线,北半球迎来白昼最长的一天,此后一段时间,则会昼渐短,夜渐长。

夏至三候

以五天为一候,古人将夏至分为三候:

一候鹿角解。鹿属阳性,夏至之日,阳气开始盛极而衰,鹿角纷纷脱落下来,以待新生。

二候蝉始鸣。蝉鼓翼而鸣,居高声自远,树影明灭、忽觉夏长。

三候半夏生。半夏是一种喜阴药草,生长在仲夏的沼泽或水田中。夏至时节,它开始日夜兼程,踏上属于自己的生命旅途。

最早

夏至,二十四节气中最早被确定的一个节气。公元前7世纪,古人用土圭测日影,发现“夏至”这一天,白天之长,日影之短,都达到了一年中的极限,所以叫作“夏至”。

最长

夏至,正午阳光几乎直射地球上的北回归线,平常是立竿见影,但这个时候是立竿不见影。这一天,北半球的白昼最长,且越往北白昼越长。夏至以后,太阳直射地球的位置逐渐南移,北半球的白昼逐渐缩短。

最热

夏至起,不久便会进入三伏天,意味着一年中最热的时期就要到了,骄阳似火、疾风骤雨,吴牛喘月、火伞高张,火热成为盛夏的主旋律。

炙热的阳光烘烤大地,习习的南风送来水汽,闷热、潮湿是此时最明显的特征,雷阵雨是最常见的天候。强对流天气骤来疾去,有“田野两侧、晴雨各半”的景象。

风雨频仍,热浪滚滚,夏到此时,像一个爱大哭也爱大笑的孩子,火辣地、认真地拥抱着世间,在最好的时光,诠释了成长的意义。

民谚有“吃过夏至面,一天短一线”的说法。“夏至”时,新麦登场。人们在这一天吃面,既表示“夏至”这天最长,也有庆丰收,尝新麦之意。

古籍《周礼·春官》还记载说:“以夏日至,致地方物魈(xiāo,山中鬼怪)。”在古代,这天祭祀神灵、祖先,以感谢天赐丰盈,还要祈求清除荒年、饥饿和死亡,祈愿美好。

辽代《辽史·礼志》记载:“夏至日谓之‘朝节’,妇女进彩扇,以粉脂囊相赠遗。” 夏至日,妇女们互相赠送折扇、脂粉等什物。“扇”,借以生风,“粉脂”,以之涂抹,有散体热所生浊气,防生痱子之意。在朝廷,夏至之后皇家也会拿出 “冬藏夏用”的冰消夏避伏。

夏至除了是昼夜变化的界限之外,还是盛夏的起点,夏至过后不久,一年中最热的时候就要到了。此时节,人的脾胃功能差,食欲不振,多吃苦味的食物有助于恢复脾胃功能,如苦瓜、芹菜、芦笋、苦荞麦等。此外,应及时补充水分,充分饮用凉开水、淡盐水、绿豆汤等饮品。适当休息和运动,“心静自然凉”。

昼晷已云极,宵漏自此长。

虫的吟诵,蝉的长鸣,

蛙的齐唱,鸟的啼叫,

各种声音此起彼伏,

昭示着生命的热烈蓬勃。

山川锦绣风帆扬,盛夏当远航。

珍惜生命中每一个

光亮如新的白昼。

抖擞精神,笃定方向,定将看到

辽阔的大海、壮美的星光!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