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四川大学明远考古文物社和金沙遗址博物馆携手共助孩子们探索心中的古蜀“迷城”——第四届“中国公共考古-荆楚论坛”公共考古活动展示

发布时间:2016-09-23 08:54:34    浏览次数:55 次   

“保护成果,全民共享”,为响应我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的这一口号,金沙遗址博物馆用一系列老少咸宜、雅俗共赏的文化遗产日主题活动,与大众分享考古发现的成果。同时,金沙遗址博物馆青少年教育体验区也在这天正式开放,迎来了100余名青少年儿童进行首次体验。青教区共设置了五个教育功能区:阅览室、手工制作室、多媒体室、金沙部落区以及模拟考古区。在模拟考古区内大家可以看到,四川大学明远考古文物社的学生正带着一群小小“考古队员”进行模拟考古。考虑到危险性等因素,我们选择了三星堆青铜器的小型复制品、塑料“玉璧”、塑料的动物骨骼和磨掉棱角的破碎陶片作为供小朋友发掘的“遗物”。还给小朋友们准备了平头铲、刮铲、刷子和手套这些工具。并且按照小朋友的理解能力和现场配置情况制作了一份特殊的探方发掘记录表,除了记录“探方”的发掘情况之外还有一些引导性的小问题供小朋友填写。而一些在模拟中无法还原的过程我们还会通过讲解来告诉小朋友们。让孩子们使用手铲、毛刷、竹签等专业考古工具在探方中进行清理,每一处“遗迹”、“遗物”出土的瞬间,孩子们都欣喜不已。虽然由于场地的原因,只能从模拟的“探方”中获取到遗物,无法模拟遗迹现象,又因为活动受众的年龄偏小,多数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所以活动的真实性有较大的限制,但我们还是努力通过各种办法传达文物保护的理念。

以下是我们这次活动的主要流程以及现场图片:

首先在金沙博物馆的考古发掘遗址展览区通过实际的考古工地和“考古是什么”的漫画展板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告诉小朋友们,考古学者们需要做些什么,是怎么做的,有什么样的意义。

然后再是在模拟探方中的实际操作,每个“探方”由一名明古社的志愿者带领3-4位小朋友进行模拟发掘。先是领取每组所需的工具,包括绘图用的画板、计算纸和铅笔,探方发掘记录表,自封袋,标签纸和手铲。在介绍完发掘方法和流程之后,社员们带领小朋友由晚到早、自上而下按照铲平再刮光的方式逐层地向下清理。发现遗物时,让小朋友们按照探方边的标尺把遗物位置画到计算纸上,并叫上负责拍照的社员为遗物照相,再按照社员的指导将遗物取出、装袋以及填写标签纸。最后再由组员们一起填写他们的探方发掘记录。

活动中小朋友们的积极性很高,也会向明古社的哥哥姐姐们提一些有趣的问题,比如隔梁和关键柱中的遗迹遗物怎么办?在讲解的姐姐让大家列举出考古会使用到的工具的时候,还有小朋友说,我知道洛阳铲!孩子们的天真无邪活泼也让辛苦的明古君们倍感欣慰。

最近的几年以来,公共考古持续升温,公共考古的意识也开始逐渐为人们所接受。原因莫过于以下两点:一方面,考古学者逐渐消除成见,积极向公众靠拢,将专业性极强的考古观点以轻松、有趣的方式重新演绎,另一方面,在各大博物馆及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努力下,公众也获得越来越多近距离触摸古遗址和文物的机会。而作为一个高校学术型考古文博社团,明古社也有过关于公众考古的思考,考古与公众之间的关系?考古对公众的作用?面对文化层次参差不齐的公众,我们又能够做什么?我们不应该只是一味地迎合,考古学者更有责任去激发公众对文化遗产的热爱和对文物的保护意识。

我们在坚持自己社团学术型的基础上,也愿意为公众考古的发展贡献更多的力量。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