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暖阳洒落东湖之滨,一场跨越千里的文化对话在湖北省博物馆徐徐展开。11月25日,浙江省博物馆工美人才研修团队一行22人抵达武汉,开启为期一天的交流研讨。

在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委员、纪委书记史萍的关切下,工艺美术研究中心主任杨小婷率副主任李孟、常量等工美团队热情相迎。在社教部专业讲解的引领下,浙江同仁及工艺美术大师们依次参观了十大镇馆之宝:从曾侯乙编钟的青铜辉煌到越王勾践剑的王者奇迹,从梁庄王珍藏的金玉满堂到楚式漆器的瑰丽奇绝,每一件宝物都在诉说着同一个真谛:所有文物都是先人创造的“当代工艺美术精品”,凝聚着那个时代的审美巅峰与工艺极致。

午后,双方在研学中心举行深度座谈与研讨。杨小婷主任介绍了工艺美术研究中心的三大职能:负责玉雕、绿松石雕等六大工艺门类的创研工作;统筹全馆九个非遗保护项目的活态传承;承担工艺美术精品的征集收藏工作。她特别强调:“今天的精品,就是明天的文物。我们正借助‘博物馆热’的东风,将馆藏文物元素转化为符合当代审美的工艺新作。浙江省博物馆打造“工美人才库”的举措为工艺美术行业融入文博领域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范式,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

这番论述恰与浙江工美团队的使命不谋而合。中国工艺美术大师牟湘波、吴尧辉等大师作了精彩发言:作为良渚文化与河姆渡文明的传承者,浙江同仁与大师们带来的不仅是青瓷的温润、木雕的精巧,更是七千年文明的深厚积淀。江南的精雅细腻与荆楚的雄奇浪漫,在这场对话中碰撞出璀璨火花。
下午的行程更显丰富多彩。编钟乐舞的千年清音尚未散去,团队又沉浸在工艺美术馆的当代创作中。这些从馆藏文物中汲取灵感的新作,正是“让文物活起来”的生动实践。
此次交流虽只一日,却为两省工艺美术的未来合作奠定了坚实基础。浙江省博物馆研究馆员、艺术部研究部工艺组副主任张丽明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在创作研究、人才培养、展览展示等领域开展更深层次合作,共同为后世留下属于这个时代的精品力作。这场跨越地域的交流证明,在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道路上,唯有开放包容、互学互鉴,才能让古老的技艺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绚丽的光彩。
来源部门:工艺美术研究中心
撰 稿:明承林
审 核:杨小婷
终 审:史 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