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文博》于2023年9月正式创刊,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主管,湖北省博物馆主办,湖北省博物馆协会协办,采用以书代刊形式,每年定期面向国内外公开出版发行。《湖北文博》重点聚焦湖北历史文化研究、长江文物保护利用研究、博物馆学研究及博物馆管理研究。欢迎国内外研究者惠赐稿件。
常设专栏(包括但不限于):
考古新发现与研究
楚文化研究
曾随文化研究
明代藩王文化研究
辛亥首义文化研究
红色文化研究
长江文物保护利用研究
音乐文物研究
简牍古籍研究
社会文物研究
博物馆学研究
博物馆管理研究
博物馆社会教育研究
博物馆展示传播研究
智慧博物馆研究
中小博物馆研究
工艺美术传承研究
来稿要求:
1. 首发作品,有特色,有深度,文字精练,资料新颖,图文并茂,标题准确,层次清楚,观点鲜明。
2. 稿件字数一般在6000—8000字左右,最多不超过12000字。考古发掘简报、报告不超过20000字。文前请附100—200字中英文提要,3—5个关键词。
3. 稿件的文字、标点、年代、数字等书写方式均以国家新闻出版总署有关规定为准。
4. 使用图、表应简洁明了,图和表中的文字请设定为可修改状态,图片请尽量提供300dpi以上的清晰大图,图、表请注明名称、来源。
5. 来稿须具有原创性,未公开发表过;文中引用部分,均须做出明确标注或得到许可,如有侵犯他人著作权问题,后果由作者负责。来稿请使用《湖北文博》规定的注释格式(附后)。
6. 译稿请事先征得翻译版权并在文后予以说明,如出现著作权争议,后果由译作者自负。
7. 为体现公平公正,确保文章质量,《湖北文博》所有稿件采用匿名审稿。
8. 请勿一稿多投,并请自留原稿。如在3个月内未得到用稿通知,请自行处理。稿件一经刊发,即按照《湖北文博》付酬标准支付稿酬,并附赠当期《湖北文博》两本。
9. 《湖北文博》有权对网络媒体以数字化方式复制、汇编、发行、信息网络传播全文。该著作权使用费与《湖北文博》稿酬一并支付。如作者不同意文章被收录和传播,请在来稿时声明。
10. 来稿请附作者简介(含姓名、性别、学位、职务、职称)和联系方式(手机或座机),通过电子邮件发送至《湖北文博》编辑部E-mail。
11. 截稿日期:2025年12月底。
联系方式: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文博》编辑部
地址: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东湖路160号
联系人:杨理胜 罗恰 柯萍萍
邮编:430077
电话:027-86793565
E-mail:xueshuzhongxin@hbww.org
《湖北文博》注释格式
专著
孟建伟:《科学与人文新论》,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597页。
陈旭麓、郝盛潮:《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第260页。
秦龙、肖唤元、高健等:《走向时代深处的马克思主义》,科学出版社,2016年,第95、96页。
期刊
吴承明:《论二元经济》,《历史研究》1994年第2期。
论文集中的论文
孙中山:《三民主义》,《孙中山选集》下卷,人民出版社,1956年,第597页。
翻译书、翻译期刊论文
[美]孔飞力著:《叫魂》,陈兼、刘昶译,上海三联书店,1999年,第207~209页。
[美]丹·布隆迪著:《选择一种人格观念》,罗松涛译,《当代中国价值观研究》2016年第1期,第86页。
学位论文
袁伦强:《甲骨文偏旁分析与文字考释》,首都师范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22年,第60页。
古籍
可以先出书名、卷次,后出篇名;常用古籍可不注编撰者,其他应标明编撰者和版本;卷次和页码应使用阿拉伯数字,也可不标注页码。
《史记》卷25《李斯列传》,中华书局,1972年。
《后汉书·董仲舒传》,中华书局,1981年。
(宋)沈括:《梦溪笔谈》,中华书局,1962年。
报纸
周扬:《三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人民日报》1979年5月7日第7版。
网络文章
石小力:《清华简第八辑字词补释》,清华大学出土文献研究与保护中心网站2018年11月17日,https://www.ctwx.tsinghua.edu.cn/info/1081/2469.ht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