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新时代国家文物鉴定体系建设要求,切实加强文物鉴定人才培养,11月7日至16日,由国家文物局、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指导,湖北省博物馆、三峡工程博物馆主办,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长江文化促进会支持的“2025年度全国商周青铜器鉴定培训班”在湖北宜昌、武汉两地成功举办。来自全国各国家文物进出境审核机构、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及国有博物馆的31名业务骨干参加培训并顺利结业。

专家授课
本次培训班以“商周青铜器鉴定”为核心主题,创新采用“理论筑基+实鉴实训+科技赋能”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邀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研究员苏荣誉、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教授尹夏清、湖北省博物馆研究员王先福等国内青铜器研究、鉴定、保护领域的知名专家授课,系统讲解青铜器的形制、纹饰、铭文、铸造工艺及辨伪要点等核心内容。培训期间,学员们先后赴三峡工程博物馆、宜昌博物馆、湖北省博物馆、盘龙城遗址博物院开展现场教学,进行青铜器实物上手研习和科技检测仪器实操。通过系统学习与交流,学员们不仅提升了专业能力,也深化了对青铜文明与荆楚文化的理解,增强了守护文化遗产的责任感与使命感,为我国文物事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力。


文物鉴定实操
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央地方共建国家级重点博物馆,现有藏品46万余件(套),其中一级文物1095件(套),形成史前文物、商周青铜器、秦汉简牍、明代藩王文物等特色藏品体系,是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国家级古籍修复中心、涉案文物鉴定评估机构。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依托丰富藏品资源,充分发挥文物鉴定专业优势,加大文物鉴定人才培养与社会服务力度,推进打造“楚藏惠鉴”社会文物公益鉴定活动品牌。
此次培训班作为湖北省首次面向全国举办的商周青铜器鉴定专业培训,标志着湖北文物鉴定培训工作迈向新的阶段。“十五五”时期,湖北省博物馆将继续系统构建集馆藏文物鉴定定级、文物进出境审核、文物拍卖标的审核、涉案文物鉴定、社会文物公益鉴定、鉴定人才培养等职能于一体的省级文物鉴定平台,不断提升文物鉴定专业化、规范化能力水平。
来源部门:鉴定服务部
撰 稿:于梦思
审 核:范小宁
终 审:李 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