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8日,由湖北省博物馆主办、11家文博单位联合参展的“简读中国——中国出土简牍展”,在武汉东湖之畔正式开幕。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党组成员、省文物事业发展中心党委书记、主任陈飞,湖北省博物馆党委书记、馆长张晓云出席开幕式并致辞。
作为长江文化艺术季主体活动“璀璨长江”文博系列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次展览以“时代为经、简牍为纬”,精选近230件(组)简牍文物,涵盖湖北曾侯乙墓竹简、云梦睡虎地秦简、荆州张家山汉简、湖南里耶秦简、甘肃居延汉简、敦煌汉简、悬泉汉简、山东银雀山汉简等全国性珍品,完整呈现战国至东晋近千年的文明演进。
观众可透过楚简感受战国时期荆楚文化的“博杂精深、飘逸奇诡”;从秦简中读懂秦法的严苛细致以及普通吏民的生活实态;通过汉简触摸帝国腹地的基层治理、日常琐碎,乃至西域关隘的家国情怀;而三国吴简与晋简中的公文档案、市井记录,则清晰勾勒出乱世中普通民众的真实生活场景。此次展览还集中呈现简牍领域的最新考古与研究成果,一批未曾或极少展出的文物首次亮相,内容覆盖国家治理、法律体系、社会生活等领域。
此次展览构建了目前年代序列最完整的简牍通史,旨在以简牍为纽带,贯通古今,展现中华文明的延续性与包容性。
开幕式上湖北省博物馆、崇文书局发布了《湖北省博物馆藏简牍丛书·睡虎地秦简普及本》,湖北省博物馆与湖北省社会科学院、华中师范大学签署了战略合作协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