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暑期以来,面对持续高温酷暑极端天气的严峻考验,湖北省博物馆积极应对,创新服务,经过近一个月的探索实践,8月7日研究出台《湖北省博物馆极端天气观众入馆服务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份细致周详的管理办法聚焦高温、暴雨极端天气,通过优化工作机制,创新服务手段,尽可能缩短观众入馆排队时间,切实提升观众参观体验,保障观众人身安全,确保极端天气下博物馆服务“不打折”,为观众打造风雨无阻、舒心安心的荆楚文化之旅。
一、科学预警,提前守护
《办法》明确界定了触发应急服务的极端天气标准。
高温:气象部门发布高温橙色及以上预警。
暴雨:气象部门发布暴雨橙色及以上预警。
其他:极端雨、雪、台风、冰雹等严重影响开放的气象灾害。
一旦出现上述天气且博物馆处于开放状态,将提前研判并迅速启动观众提前入馆措施,观众可提前10至30分钟进入室内,有效避免在室外长时间排队暴晒、淋雨或受恶劣天气影响。
二、分区容纳,安全有序
《办法》精心规划了极端天气下观众容纳方案。
北门:根据排队人数,观众将被引导至北门安检房、大件行李寄存处或北馆大厅专用候场区域(含卫生间),待开放时间到后有序参观。
南门:与北门同步,引导观众提前进入南馆大厅专用候场区域等候。
西南门(团队):遇暴雨等天气,团队大巴将实行“就近上下车与安检”,优先引导至南馆西侧门下客安检,离馆时原地乘车。
三、部门联动,协同高效
《办法》强调多部门高效协同,快速响应。
安全保卫部牵头负责实施,承担观众引导、区域安全管理、秩序维护及应急处置;后勤保障部确保容纳区域空调、环境卫生,备足降温及防雨物资;开放管理部准备急救药品物资,协调突发事件处置;信息中心保障预约系统,提供数据支持;办公室负责信息发布及综合协调。对于突发性雷暴大雨等极端天气,由安全保卫部按照“安全第一、以人为本、快捷高效”的原则快速处置。
该《办法》即日起正式施行,彰显了湖北省博物馆长期以来始终坚持“以观众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和对观众人身安全的高度重视,未来无论烈日炎炎还是暴雨倾盆,这份“应急预案”都将为每一位到访观众撑起一把坚实的“降温伞”、“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