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8月1日上午,“陶瓷文物最小干预保护修复”成果展在云梦博物馆开幕。此次活动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中国文物保护技术协会指导,湖北省博物馆、孝感市博物馆、云梦县博物馆联合主办,旨在集中展示陶瓷文物保护修复的最新实践成果,推动行业技术交流与发展。开幕式由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委员、副馆长李奇主持,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博物馆与社会文物处处长卢申涛,湖北省博物馆党委副书记王先福,武汉博物馆馆长任晓飞,武汉大学万林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彭蛟,孝感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吴健涛,云梦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胡海波出席,来自全国12个省、区、市参与前期研修活动的学员代表,以及孝感市文化和旅游局、云梦县文化和旅游局、云梦县博物馆等单位的领导和工作人员共50余人参加开幕式。
开幕式上,胡海波首先致辞,他表达了对文物保护工作的重视,提出要筑牢安全防线,坚守保护第一;要深化价值挖掘,讲好文物故事;要系统阐释文物价值,增强文化自信;促进文旅融合与文创开发,让文物真正融入现代生活、惠及大众。
王先福在致辞中指出,该展览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湖北重要指示精神的一次重要文物保护实践成果的呈现,每件文物均在“最小干预”原则下恢复物理完整性,同时最大程度保留了其作为历史见证者的信息真实性。本次修复成果不仅是技术的展现,更是对历史记忆的重拾与传承。
最后,卢申涛宣布“陶瓷文物最小干预保护修复成果展”开幕。
本次展览,是对今年4、5月期间举办的研修活动成果的系统总结。开幕式上,主办方为到场的20名修复工作者颁发结业证书,以表彰其努力与成果。
展览将从8月1日持续至10月10日,展览期间免费向公众开放。欢迎广大市民前往云梦博物馆,近距离感受陶瓷文物的独特魅力,深入了解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重要意义。
本次成果展亮点突出,通过随色修复、降阶修复、隐痕修复、展陈装置、数字化修复等多个板块,全方位呈现不同修复技术路径与效果。为让观众深入了解修复工作,主办方特设研修活动视频专区与陶瓷文物保护修复技艺展示区:观众可通过视频探寻文物修复背后的故事与艰辛,在展示区近距离感受修复过程,直观领略其科学性与人文性,共同凝聚“保护文物、传承文明”的社会共识。同时,该展览是湖北省博物馆支持云梦县博物馆发展、探索湖北省博物馆与云梦县人民政府共建湖北省博物馆云梦分馆系列工作的其中一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