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荆楚故事我来讲”红领巾讲解员夏令营的第二天,大家在湖北省博物馆研学中心翘首企盼,今天的第一课可是要学习大名鼎鼎的曾侯乙编钟呢!
意外发现的“大乐宫”
我们了解到,曾侯乙墓是1978年随州擂鼓墩空军部队扩建厂房时意外发现的,打开墓葬,一个完好的“地下乐宫”震惊世界。大家瞪大眼睛数了又数,原来曾侯乙编钟有65口钟,它们铸造精美,上面有珍贵的文字记载,不但可以演奏,还能发出“一钟双音”哦,简直太酷了!
来自联合国的大惊喜
老师还告诉我们,今年4月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传来好消息:曾侯乙编钟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世界记忆(国际)名录》!曾侯乙编钟不仅是已发现先秦编钟中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域宽广,铸造精美的一套,而且钟体、钟架和挂钟构件上有3755字铭文,声音和文字相互印证的方式保存了2400多年前人类的音乐记忆,被称作公元前5世纪全世界唯一的“有声文献”。听到这里,大家感觉自己的家乡宝贝一下子变成了全人类的“团宠”!
铜从哪里来?
你知道吗?原来编钟所用的铜料也可能来自湖北——湖北大冶的铜绿山古矿冶遗址。我们学习了采矿、冶炼的知识,原来精美的青铜器背后有着这么复杂的技术!
我是小小铸造师
最期待的互动来了!我们把雪白的石膏粉按比例调制,再小心倒进编钟模具,晾干脱模,大家按照老师的指示,一步步认真操作,做出属于自己的编钟,太有成就感了!
来源部门:社会教育部
撰 稿:张 婧
审 核:钱 红
终 审:何 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