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15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创作研讨会在京举行。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并讲话。中国人民大学、中央民族大学、兰州大学、上海戏剧学院、中国历史研究院、湖北省博物馆、甘肃简牍博物馆、长沙简牍博物馆、荆州文保中心等高校、科研单位、博物馆、文物保护机构专家学者和光明日报社等媒体代表及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节目主创代表参加,他们围绕节目创意、创新实践、社会意义等开展交流研讨,为进一步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建言献策,副馆长王先福代表湖北省博物馆参加并做交流发言。
交流发言环节,王先福简单梳理了湖北作为简牍出土大省的资源、特色、价值,回顾了《简牍探中华》节目播出云梦睡虎地秦简的创新呈现及独家发布的效应,特别是在该节目播出后,湖北省博物馆及时跟进,组织“喜”复原头像的现场发布会、主办“惠此简书——睡虎地秦墓简牍展”、扮演“喜”穿越古今、举办高端讲座等系列活动,引发了媒体和观众的高度关注,让小众的秦简文化得到了更为广泛的传播。他还以睡虎地汉简算术简为例强调了湖北简牍多重价值的深入挖掘意义和前景,以及作为文博人传播中华文明之责任。
王先福认为,《简牍探中华》节目通过创新呈现,让我们看到了历史浪潮中普通人的故事和家国情怀,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探寻历史、了解文化的大门。期待节目不断开拓升级,呈现更精彩的简牍故事,助简牍“活”起来、“热”起来。
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是首档聚焦简牍的全新文化力作,节目融合“实地探访+实景戏剧+文化访谈”等创新表现形式,通过里耶秦简、云梦睡虎地秦简、天回医简、悬泉汉简等八大代表性简牍发现,挖掘文物的多重价值,展现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节目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央视频、央视网等平台播出以来,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和好评,十一期节目电视端首重播累计触达7.27亿人次,视频播放量超1.1亿次,401个话题登上热搜热榜。其中湖北省博物馆提供学术支持并全程参与制作的云梦睡虎地秦简在《简牍探中华》第三期播出,反响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