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以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打造的编钟乐舞为对象,通过梳理其三个阶段的发展历程,从目标定位、文物活化、地域性与艺术性等三个方面分析其艺术实践活动特点,总结了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在保护传统与创新发展、弘扬本土文化参与国际交流等方面取得的重要成就,为编钟乐舞传承与发展、探索与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关键词:编钟乐舞;文物活化;社教;文化交流;湖北省博物馆
编钟乐舞作为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悠久而辉煌的历史。湖北省博物馆作为中国重要的博物馆之一,一直致力于保护和传承中国优秀文化遗产,在宣传和展示编钟文化、让文物活化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在湖北省博物馆建馆 70 周年之际,本文对该馆曾侯乙编钟乐团三十余年的发展历程、艺术实践活动作系统梳理和研究,为编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探索与创新提供借鉴和参考。
一、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的发展历程
(一)初创组建期
1978 年,曾侯乙编钟在湖北随县(今随州市)擂鼓墩出土。“同年 8 月1 日,曾侯乙编钟原件在随县中国人民解放军炮兵某师礼堂被奏响”,演绎了《东方红》等乐曲,第一次向世界展示了编钟良好的音乐性能。为保护好曾侯乙编钟,让其静态展示变可视、可听的活化展演,其复制研究工作于次年开展。“1979 年,在湖北省博物馆的牵头下,在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等六家单位的共同参与和努力下,首套曾侯乙编钟于 1984年复制成功,该成果于 1985 年获得文化部科技成果一等奖”。至此,曾侯乙编钟的复制成功为其活化利用提供了物质基础和可能性。
在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后的一段时间内,编钟复制品有时会作为重要接待演奏被敲响。这一时期,编钟演奏无固定的人员队伍,也无固定演出场所。演奏员主要由湖北省博物馆职工,加上聘请武汉音乐学院、湖北省歌舞剧院等单位的专业人员临时组成。随着演出频率的增加和接待工作的需要,1988 年初,湖北省博物馆专门腾出一间面积约为 300 平方米的库房进行改造,用于专门的编钟演出场所,并取名“编钟演视厅”。以当时的古代音乐文物陈列研究室的人员为主,正式组建了编钟演奏组,于当年7 月开始了常态化的对外演出。这一时期演出乐器的以曾侯乙编钟、编磬为主,辅以曾侯乙墓出土的其他部分古乐器,演出曲目包含了古今中外的各种名曲,以展示曾侯乙编钟等古乐器的音乐性能。这种在博物馆内以文物复制品为基础的表演活动,是湖北省博物馆的首创,一经推出,就深受广大中外观众的喜爱和欢迎,也是最早践行“让文物活起来”的例证。
(二)驻点演出期
20 世纪 90 年代初,湖北省博物馆扩建,在新落成的编钟馆专门建立了编钟演奏厅,编钟演奏终于有了相对正式的舞台。并从社会上招聘了一批临时专业演员,演出也从纯器乐演奏逐渐发展为乐舞形式,开启了每天固定时段的常态化演出。
(三)提质升级期
进入 21 世纪以来,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呈现出高质量快速发展趋势,在软、硬件上均有很大提升,具体如下 :
软件:一是在人员队伍方面,截至目前,共有演职人员 45 人,包含团务管理、创作、演奏、声乐、舞蹈、主持人、服装、灯光、音响、票务等不同岗位,其中专职演员 34 人。二是在演出形式上,继续以编钟乐舞为主,并加强了曲目创作,内容涵盖中华礼乐文明、荆楚文化、传统民歌、经典名曲以及新时代创作曲目。三是拓展传承渠道,除了传统线下演出外,还尝试通过电视、网络、5G 云直播、APP、H5 小程序等媒体平台宣传编钟乐舞。
硬 件:2022 年 5 月 1 日,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整体搬入三期新馆演奏厅对观众演出。新的演奏厅共有391 个对外售票座位,并增加了线上售票系统,配备了 LED 屏幕、升降舞台以及全新的灯光音响设备。拥有办公室、音控室、票务室、化妆间、服装间、库房、小型舞蹈排练厅、音乐制作室等,为乐团提质发展奠定了一定的物质基础和条件。
在这个阶段,编钟演奏已开始尝试跨界音乐合作。2013 年 11 月,与美国克莱维诺钢琴三重奏乐团联合举办“跨越太平洋的合鸣”专场音乐会。2014 年 6 月,与武汉楚天广播电台联合举办“追梦·邓丽君与编钟”专场音乐会。2014 年 9 月与英国单簧管演奏家阿伦·高希(ArunGhosh)联合举办编钟与单簧管合奏音乐会等。
2018 年湖北省博物馆正式组建并使用“编钟乐团”名称,一改以往“编钟演奏组”“编钟古乐队”“编钟古乐团”等各种称呼,并于 2021 年申请注册为正式文艺演出团体。
至此,编钟乐团除了完成年千余场日常演出之外,还策划组织编排完成了十余台不同主题的大型专题编钟音乐会,这些大型专题音乐会在不同时间节点和地区的成功举办,标志着编钟乐团朝着专业化、职业化方向稳步推进。
二、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的艺术实践
编钟乐舞是中国古代的一种独特艺术形式。它盛行于公元前 8 ~前 3世纪的春秋战国时期,最初是作为贵族礼仪和祭祀活动表演而存在。编钟乐舞以编钟为主要演奏乐器,在音乐表演中引入舞蹈元素,形成了编钟乐舞这一富于韵律、美感和视觉冲击力的艺术形式。通过编钟音乐与舞蹈动作的相互融合和呈现,展现出独特的艺术魅力。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的创作者们根据现有的图文资料,结合楚地音乐素材和文化元素,融入艺术想象,创作了现今呈现给观众的编钟乐舞表演。编钟乐团在三十多年的舞台实践中,逐步丰富和完善了编钟艺术的表现形式与内容。从组建早期的器乐演奏,后来加入舞蹈,再加入声乐,逐步发展成为融入歌、乐、舞相结合的编钟乐舞艺术形式。2020 年,由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精心打造的编钟乐舞项目,成功入选武汉市武昌区第四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具有以下艺术特点 :
一是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的定位是作为陈列展览的延伸,更加侧重于出土古乐器的知识普及、文化传播及音乐性能展示,带有鲜明的社会教育功能,有别于其他文艺院团的乐舞演出。特别是湖北省博物馆早期的编钟演出,主要侧重于“展演”。后经不断发展,在人员规模及其他软、硬件上有快速发展,也从“展演”拓宽到其他演绎形式,但主体上还是定位为陈列展览的延伸和补充上,这与西方的博物馆音乐会在功能和形式上是一致的。
二是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打造的“编钟乐舞”是以曾侯乙墓出土的各类古乐器复制品为组合开展的表演,它是目前国内最早以先秦时期出土的古乐器为主,开展文物活化表演的艺术团体。这种独特性使得曾侯乙编钟乐舞区别于其他歌舞院团而存在,具有重要的音乐史学、美学价值。
三是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它是以荆楚文化为背景,以楚地出土乐器为组合,融入楚舞长袖、细腰、三道湾的美学特点,运用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形式,展现先秦礼乐文明以及楚国民俗风情、祭祀、征战、宫廷宴乐等情景。演奏者通过演奏“八音”乐器,舞者通过楚舞的独特舞姿和身体语言来共同诠释作品内容、传递信息、表达情感,引发观众共鸣。
综上所述,编钟乐舞起源于中国古代,融合了器乐、舞蹈、声乐等多种元素,具有独特艺术魅力,具有鲜明的地域性和陈展延伸的定位。
三、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舞的发展成就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自成立三十多年来,一直致力于编钟文化的普及与传承。据统计,通过线上、线下等各种渠道观看编钟表演的观众逾亿人次,逐渐形成较有影响力的文化品牌,为传承中国传统文化发挥了积极作用。乐团还曾参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35 周年国庆演出、1997 年香港回归庆典演出、国家大剧院演出、清华大学 110 周年校庆演出等一系列重要演出活动,取得了多项荣誉与成就。
(一)保护传统与创新发展相结合的成果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紧跟时代发展,在保护传统文化的同时,与时俱进,加强合作,不断创新,在编钟乐舞的文化保护与创新发展方面取得了新的成果。
1. 吸引社会力量,利用数字技术,深化编钟资源保护。
传统音乐文物保护多侧重于实体保护和复仿制技术研究,但许多珍贵的乐音、乐谱因为缺少系统记录而消逝,保护工作迫在眉睫。“我们迫切希望编钟保护不仅留其形,还可留其声,而且这个声音还能被广泛应用到艺术创作和文化传承中”。
2022 年 8 月,湖北省博物馆联合腾讯公司开展了“中国传统器乐数字化保护”项目第一期中的曾侯乙编钟复制件采音工作,该项目是对国宝级音乐文物开展数字化保护的典型案例,探索了优秀传统文化与数字化载体的融合途径和形式。该项目第一期于 2023 年 2 月完成,并发布了宣传海报和纪录片《古今共此声》。
值得一提的是,此次编钟采样音源还被实际运用到《龙池燕乐》等编钟音乐作品中。它的成功运用让珍贵的编钟乐音在数字世界发新“声”,为其更好地融入现代社会,传承中华文化,进行了有益探索。
2. 加强馆际合作,借助高校资源,开展编钟作品创作。
湖北省博物馆为了深化编钟乐舞的传承与发展,同时满足观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探索了编钟乐舞“馆际 + 高校”共享共创新思路。
湖北省博物馆曾与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天津音乐学院等单位合作,分别以馆藏曾侯乙编钟与古琴为主体,共同打造“一见钟琴·线上音乐会”。还以馆藏古琴和瑟同台演绎琴瑟和鸣作品《阳关三叠》,展现了“和而不同”的艺术美感,探索了省际博物馆之间共享特色文物资源,并联合专业音乐院校共创共演编钟乐舞的新形式。
湖北省博物馆还曾与武汉钢琴博物馆、江汉大学音乐学院等单位合作,以馆藏编钟与钢琴为主体,以《我的祖国》等具体音乐作品为纽带,“探索了国有博物馆与非国有博物馆联合音乐院校师资共同创作编钟音乐作品的先例”。
3. 联合各类媒体,打造精品节目,拓宽宣传惠民渠道。
一是与传统电视媒体合作,积极探索编钟乐舞传播的新模式。通过参与中央与地方优势媒体的精品节目,如《回声越千年》《江城非遗坊 :编钟乐舞》等纪录片,以及央视综合频道打造的大型文化系列节目《古韵新春》中的《橘颂》《豳风·七月》《小雅·常棣》等作品演出,把编钟与民乐、声乐相结合,利用沉浸式舞台表演和电视拍摄技术,为大家增添了节日文化气氛,拓宽文化惠民渠道。
二是借助新媒体新技术平台,充分发挥互联网传播的便捷性和可重复性作用,提高传播效率,拓宽传播途径,增强文化吸引力和传播力,扩大文化惠民的广度和深度。为了吸引广大青年群体关注了解编钟文化,湖北省博物馆曾联合腾讯互娱于 2022 年10 月举办了“舞乐·青铜”线上编钟音乐会,受到大批年轻人的追捧和喜爱,在线观众达到 130 余万人。乐团还曾参加由音乐家谭盾发起的《武汉十二锣》5G3D 云直播音乐会,线上观众约 7000 万人次。此外,乐团还于 2021 年底联合人民网共同研发了 H5 编钟演奏手机小程序,让广大群众不受时空限制,可以随时通过手机端演奏并聆听编钟的声音,极大提升了音乐文物的趣味性和宣传效果。
(二)弘扬本土文化参与国际交流的成功案例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曾出访过十多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参与展览和演出,向公众展示了湖北地区独有的曾侯乙编钟乐舞艺术。这些国际交流活动不仅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和欣赏编钟乐舞,也向外界展示了湖北省博物馆在编钟乐舞领域的专业水平和成果,扩大了文化影响力。
1. 第一次走出国门随访展演
1992 年,在中日建交二十周年之际,应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邀请,湖北省博物馆在东京举办了“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特展,编钟演奏也随展览第一次走出国门,开启了在国际舞台的演出实践。在为期 2 个月的随展演出中,共接待了 20 万慕名前来观看演出的日本观众,在日本东京引起了较大反响。时任日本天皇、皇后及皇室成员多批次观看了编钟表演,对中国古代辉煌的音乐成就赞叹不已。此后,编钟作为文化使者,足迹踏遍世界十几个国家和地区。每到一处,都深受当地人民的喜爱,为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作出了应有贡献。
2. 东京国际音乐节
2011 年 10 月,应日本东京三得利音乐厅音乐总监真锅圭子女士的邀请,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一行十一人,前往日本参加“东京国际音乐节”演出。在开幕式的音乐会上,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与东京交响乐团联合演奏由谭盾先生编配的世界名曲《威风堂堂》,将现场观众情绪带入了高潮。来自意大利、西班牙、法国、日本等国的音乐家们给予了高度赞赏。“这次演出不仅弘扬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还推动了东方古老编钟和西方交响乐队的合作,彰显了东西方古今不同音乐的相交相融、不同而和的魅力”。这是湖北省博物馆编钟演奏第一次受邀参加重要的国际音乐活动,标志着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的艺术水平得到了国际舞台的认可和尊重,意义重大。
四、结语
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从 1988年组建至今,历经三十余年的发展,经历了初创组建、驻点演出、提质升级三个时期,并在人员队伍、演出场地与设备、节目内容与形式上有了显著进步与提升。一代代编钟人通过艺术实践与探索,成功将曾侯乙墓出土的古乐器复制并奏出“八音”之声,还融合楚舞艺术,生动展现了曾侯乙编钟乐舞的艺术魅力。同时,在社会、经济、科技飞速发展的当今,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在保护传统与创新发展、弘扬本土文化参与国际交流方面作出了大量尝试和实践,取得了多项荣誉与成绩。这些做法不仅扩大了社会影响力,提升了编钟乐舞文化品牌的知名度和竞争力,也为文化惠民及编钟乐舞艺术的传承、发展和推广作出了积极贡献。
文章来源:摘自《文物天地》总第387期/湖北省博物馆七十周年纪念专辑
作者:罗乐 马业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