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博物馆辉煌70年

薪火相传、攻坚克难,保护荆楚文物——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七十年记

发布时间:2023-09-20 15:44:49    浏览次数:208 次   

摘要:湖北省博物馆自1953年成立以来,出于对藏品和出土文物保护的需要,便开始了相应的保护修复工作。从最初的字画装裱、漆木器脱水,至后来的青铜器修复、大遗址保护、古籍修复等,现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工作已涵盖金属器、漆木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玉石器等各类藏品,文保中心已成为湖北地区门类最为丰富、功能最为齐全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修复中心。本文按不同门类的藏品保护技术的源起、发展和现状,回顾70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的发展历程。

关键词: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修复;文物保护;70年


前言

湖北省博物馆文物保护中心,成立于 2003 年,隶属湖北省博物馆,是从事文物保护科学技术研究与实践的专业机构,同时也是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的依托单位、金属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中国国家博物馆)湖北工作站和纸质文物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南京博物院)湖北工作站的挂牌单位,具有涵盖玉石器、陶瓷器、金属器、漆木器、书法绘画、古籍善本等各类材质的可移动文物修复资质。

一、木漆器保护

20 世纪 60 年代中期,江陵望山1、2 号墓、沙冢等大型墓葬的发掘,出土了大量精美的竹、木漆器。这些文物出土时均处在饱水状态,倘若失去水分就会严重变形收缩,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只能长期饱水。1971 年 12 月,从武汉大学化学系毕业的后德俊同志被分配到湖北省博物馆,建起了一间约 30 平方米的简易实验室,开展竹简脱水试验 ;1972 年 4月,原中国文物研究所陈中行同志调至湖北省博物馆从事漆器保护研究。1973 年,博物馆兴建了一个占地 100多平方米的文物保护技术实验室。虽然实验室当时隶属于保管部,人员也仅 2 人,但终究有了专门从事文物科技保护的工作岗位。它的建立标志着湖北省博物馆文物科技保护工作正式起步,湖北也因此成为全国少有的几个在文物科技保护领域起步较早的省份之一。

实验室针对饱水漆木质文物开展研究,处理和保护了江陵望山、杨家山、长沙马王堆、山东临沂银雀山、广西贵县罗泊湾等地出土的一批漆木器。1978 年,由湖北省博物馆承担的“乙醚法、乙腈—乙醚法、乙醇—乙醚—硅酸盐法脱水加固定型竹简及漆木器方法对饱水漆木器进行脱水定型处理”的研究课题,取得成功,获得了全国科学大会奖。由此,湖北省博物馆在饱水竹木漆器脱水保护领域走到了全国的前列。1987 年,陈中行同志经过十余年的努力,“乙二醛脱水加固定型古代饱水漆木器”的方法研究成功,此项成果是饱水漆木器保护领域里的重大突破。该项成果先后获得 1988 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1989 年度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在以后的实际应用中,该方法又得到进一步的改进和完善,成功脱水保护了全国各地出土的漆木类文物数千件。

20 世纪 70 年代以来,湖北曾侯乙墓、浙江印山越王墓和金沙汉桥遗址等许多大型墓葬和遗址相继被发掘。如何保护原址大型饱水木构件,以保留墓葬和遗址原有的文化内涵和历史价值,是文物科技界的一大课题。2001 年,由湖北文保中心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项目“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护技术研究”正式立项。课题组通过开展“原址保护的地质工程研究”“原址脱水定型与遗址加固研究”“遗址木构件与环境微生物种类、危害机理及防霉技术研究”,提出了遗址大型饱水木构件原址保存的系统解决方案 ;同时运用生物方法进行饱水漆木器、古代丝绸和遗址大型木构件保护的大胆尝试,受到广泛关注。该项目 2005 年 5 月通过国家科技部、国家文物局验收。其中“采用 PEG 复合液脱水加固定型出土饱水木构件”获 2005 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二、文物复制

1978 年举世瞩目的曾侯乙编钟发掘出土,因其气势恢宏、音域宽阔、能够演奏古今中外乐曲而名扬天下。1979 年,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由湖北省博物馆牵头,联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武汉机械工艺研究所、广东佛山球墨铸铁研究所、武汉工学院以及哈尔滨科技大学等单位,成立了“曾侯乙编钟复制研究组”,开始进行“曾侯乙编钟的研究与复制”。研究组对原钟的冶铸工艺、合金配制、金相组合、几何结构、发声机制和频率等,作了系统深入的检测与研究。经过近三年的联合攻关,1982 年曾侯乙编钟复制成功。该项成果对于继承祖国的民族文化,发展科学技术和研究民族音乐具有深远的意义,获得了 1983 〜 1984 年度文化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首套曾侯乙编钟的复制为湖北省博物馆文物复制工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鉴于曾侯乙墓出土文物的重要性,湖北省博物馆对该墓葬出土的大量文物进行了复制,其中冯光生、徐雪仙承担的曾侯乙编磬复原研究1983 〜 1984 获文化部科技成果三等奖 ;冯光生主持的“五度双音石编磬的研制”项目先后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文化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技术发明三等奖 ;曾侯乙笙、曾侯乙瑟复原研究被列为省科技攻关项目。近年来,全省各地新馆建设方兴未艾,为充实各地馆藏,文保中心为随州、宜昌、十堰、黄石、大悟、来凤、石首、京山、钟祥、铜绿山等地博物馆,以及长江文明馆、辛亥革命博物馆、盘龙城博物院等十余家文博单位复制青铜器、石器、玉器近两千余件,极大地充实了湖北省地方博物馆的展陈资源。

三、青铜器修复

20 世纪 70 年代末,随着改革开放的到来,国家经济建设方兴未艾,湖北的考古事业也迎来了一个高潮,大量珍贵的青铜文物被发掘出土。不少青铜器在地下埋藏期间,由于受到泥土等伴生物长时间的挤压,出土时变形严重。因此,青铜器整形就成为一项重要的工作。80 年代初期,胡家喜同志在对随州地区出土的严重变形青铜文物进行修复时,经过反复试验和实践,摸索出一套对青铜文物进行“加温矫形”的修复方法。该方法改变了以往矫形修复技术以分解变形文物为代价的做法,基本上保持了青铜文物的完整性。该修复方法获得了1992 年度湖北省科技进步二等奖。

此后,青铜器修复成为文保中心继漆木器保护之后的又一重要领域。近年来,为配合全省考古发掘出土的大量青铜文物保护工作,文保中心先后开展了随州叶家山、文峰塔、枣阳郭家庙、京山苏家垄、铜绿山四方塘、黄梅刘岳墓、荆州雨台山张大冢、云梦郭庄墓、襄阳擂鼓台、鄂州汉魏六朝墓等地出土青铜器修复工作,其中《叶家山西周早期墓地出土珍贵青铜考古整理中保护修复项目》获 2016 〜 2017 年文化遗产保护金尊奖和 2021 年首届全国十佳文物藏品修复项目奖。此外,为提升各地博物馆青铜藏品质量,丰富展品数量,文保中心协助地方馆先后开展了石首、黄州、松滋、公安、武穴等地博物馆和长江文明馆的青铜保护修复项目。多年来,近万件以青铜器为主的金属器得以保护修复,成为文保中心保护修复数量最多的门类。

四、纸质文物保护与修复

20 世纪 50 年代,湖北省博物馆成立伊始,胡氏装裱(汉裱代表人物胡宗海创立)的第二代传人胡炳炎在馆内成立裱画室,承接湖北省内字画装裱各项工作,由此开启了湖北省博物馆纸质文物的修复工作。湖北省博物馆书画藏品约 6370 件(套),胡炳炎携其弟子王文武、胡长发、付明华、陈华亮等,每年修复字画约 50 件(套),近 30 年所修复的字画达千余件。时至今日,付明华仍在文保中心字画修复室从事装裱工作

除字画外,湖北省博物馆尚有其他纸质文物 80000 余件,包括碑帖 12000 多件,古籍线装书 70000 多册,数量庞大、种类丰富。2010 年,湖北省博物馆获批为第三批全国古籍重点保护单位。纸质文物因其载体纸张的物理化学特性,极易发生酸化变色、残缺、断线、粘连、水渍、污渍、霉变、动物损害、糟朽、皱褶等多种病害,这些病害的存在不仅严重影响文物的外观,若不经适宜的保护和修复处理,还会严重威胁文物的长久性保存。

近年来,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在国家文物局和湖北省文旅厅的经费支持下,高质量地完成纸质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共计 7 项,包括古籍保护修复项目 5 项和书画保护修复项目 2 项,分别是《浠水县博物馆馆藏古籍善本保护修复项目(一期)、(二期)》、《湖北省博物馆馆藏古籍善本保护修复项目(一期)、(二期)》、《鄂州市博物馆馆藏古籍善本保护修复项目》、《钟祥市博物馆馆藏书画文物保护修复项目》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藏湖北籍书画名家作品保护修复项目》。项目保护修复纸质文物共计 750 件(套),包括古籍 630 册和书画 120 件(套)。

2018 年为配合纸质修复项目的实施和发挥自身资源优势,湖北省博物馆文保中心在浠水县博物馆成立了古籍保护工作站,并建成了设施设备齐全的古籍修复室,长期指导该馆的古籍整理和保护修复工作。2023 年,南京博物院与湖北省博物馆合作共建,成立了纸质文物保护湖北工作站,未来将在人员培训和课题研究上开展深入合作,提高湖北省博物馆保护修复水平和科学研究能力。

五、大遗址与大型文物保护

在 20 世纪 90 年代初期,围绕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是搬迁保护还是原地保护的问题,各方争论不休。当时古铜矿遗址的保护是一个大难题,无论是搬迁保护还是原地保护都涉及保护方法问题,而当时国内外都没有可供采用的现成方法。经各方面专家反复论证,最终决定原地保护。由于遗址处于正在开采的矿区,原地保护不仅需要考虑遗址本身的保护问题,还要考虑矿区的采矿问题。针对上述难题,国家文物局同意由湖北省博物馆牵头,联合武汉冶金科技大学、中国地质大学(武汉)、中国科学院武汉岩土力学研究所等多家单位的专家学者共同组成课题组,对该遗址展开保护技术研究,在全国首创了采用疏排水工程解决遗址原地保护中的水侵害问题,完成了“湖北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原地保护与合理采矿方案研究”,并获得 1993 年湖北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在 90 年代中后期,课题组又借鉴大冶铜绿山古铜矿遗址原地保护的经验,对随县曾侯乙墓墓坑进行原地保护,成功解决了墓坑的水患问题,保证了后续墓坑中木椁保护工程的实施。

中山舰是中国近代史上一艘著名的舰艇,1913 年建成下水,1938 年被日机炸沉,沉没时间长达 59 年。1997年打捞出水时,舰体锈蚀严重。为保护好这一重要文物,湖北省博物馆与武汉现代工业技术研究院共同成立课题组,经过反复研究和实验,研制出以互穿网络(IPN)聚合物防腐防水材料为成膜物质的系列防腐涂料,对舰体进行了有效的保护。2000 年完工的中山舰舰体保护工程使这艘历史名舰得到了有效的保护,焕发出新的活力。该项目获得 2002 年获湖北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六、文保中心建设

2001 年湖北省博物馆、考古所合并,湖北省博物馆的文物保护技术人员从保管部分离出来,整合原来考古所的文保力量,正式成立了文保部,人员扩充至 14 人。同时修建了单独的文物修复、保护工作室 ;并投资 20 余万元,建立了漆器脱水实验室、微生物技术保护漆木竹器实验室 ;添置了大振幅恒温摇床、恒温恒湿箱、生物菌净化工作台、生化培养箱、数码高倍显微镜等急需的仪器等,从而改变了以往实验室狭小、分散,仪器设备过于简陋的状况。2003 年,原湖北省文化厅正式批准在原文保部的基础上成立“湖北省文物保护技术中心”,博物馆的文物保护事业在各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工作范围也从单纯的对馆内藏品进行保护,扩展到对全省乃至全国的文物藏品及大墓葬、古遗址进行保护。

2004 年 11 月,出土木漆器保护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湖北省博物馆)获批准成立,成为国家文物局第一批启动的三个重点科研基地之一。2005 年 8 月 1 日,基地在湖北省博物馆正式挂牌,基地主任吴顺清,学术委员会主任陈中行。科研基地采用“开放、流动、联合、竞争”的运行机制,实行依托单位领导下的主任负责制和课题管理制,为全国出土漆木器简牍保护技术与应用研究提供了一个开放性的平台。

2021 年,在湖北省博物馆三期新馆开馆之际,新文保中心大楼也正式投入使用,工作面积近 4000平方米,包含漆木器修复与保护室、无机文物修复室、纸质文物修复室、书画装裱室、预防性保护实验室等各类文物修复场所,另有实验室考古、显微分析、X 射线分析、光谱分析、制样间等各类文物分析检测室。为提高保护修复效率、规范修复流程,文保中心自行研发了“物联网 + 藏品修复综合管理与应用平台”,并获第七届十佳文博技术产品及服务奖

新文保中心已成为湖北地区门类最为丰富、功能最为齐全的综合性文物保护修复中心,先后接待了国家文物局局长李群、时任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张文兵、湖北省人民政府副省长杨云彦、湖北省委组织部副部长、省委编办主任邱丽新等领导考察调研,也接待了新华网、央视国际在线、武汉电视台《政协论坛》、楚天都市报、湖北卫视等多家媒体采访。

七、结语

文物保护科技工作犹如浩瀚的大海,学海无涯,等待我们的是无尽的探索。我们将坚持“保护第一、加强管理、挖掘价值、有效利用”、“让文物活起来”的工作方针,加强科学管理,搞好科技平台建设,力争成为中国文博界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文保科技实体。

文章来源:摘自《文物天地》总第387期/湖北省博物馆七十周年纪念专辑

作者:周松峦  江旭东  谢梦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