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湖北省博物馆辉煌70年

凝成传播荆楚文化的合力

发布时间:2023-09-20 10:03:17    浏览次数:69 次   

摘要:荆楚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建设中华现代文明的基石,传承荆楚文化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使命担当。以丰富的馆藏制作最具荆楚风韵的陈列展览,凝炼荆楚文化的核心价值,推出“礼乐学堂”“长江文明大讲堂”社教品牌,推动馆藏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以文创“活化”文物,利用契机、创新手段,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宣传格局,汇聚成湖北省博物馆传播荆楚文化的合力。

关键词:荆楚文化;博物馆陈列;社教;文创;湖北省博物馆


“荆楚文化是悠久的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中华文明发展史上地位举足轻重”。传承荆楚文化对于保护历史遗产,弘扬优秀传统价值观,促进文化交流与合作,丰富中华文明多元一体的体系,具有重要意义。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荆楚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既是向过去致敬,更是未来的使命。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为中国式现代化打开了思想创新的空间。荆楚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组成部分,承载了丰富的历史信息和人类智慧,传播荆楚文化有助于理解历史变迁、文化演进以及人类社会发展的维度和深度,对于推动建设中华现代文明意义重大。

一个博物馆是一所大学校,是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和开展国民教育的重要基地。湖北省博物馆是展示荆楚文化的重要机构,在坚守中华文化立场、传承中华文明基因中负有重要责任。通过陈列展览、社会教育、文创开发、宣传交流等方面协同推进,合力做好荆楚文化的传播,不断增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和影响力,创造中华文化的新辉煌。

一、立足丰富的馆藏,推出呈现“最荆楚”的陈列展览

湖北省博物馆收藏有24万件(套)文物,其中一级品 995 件(套),在全国名列前茅,可谓珍品荟萃。以考古出土文物为主,形成了屈家岭、石家河为代表的史前文化系列,盘龙城、楚国、曾国出土文物为代表的青铜文化系列,梁庄王墓、郢靖王墓、武当文物为代表的明代精品文物系列,以及馆藏陶瓷系列、近现代书画系列和近代革命文物系列。此外,郭家庙、九连墩等出土的精美玉器,楚汉时期漆器,郭店、包山、云梦的简牍,楚国丝绸等颇具特色。

以上述藏品为基础,秉持“彰显荆楚文化魅力,展示湖北文明发展历程,突出馆藏文物特点,体现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的策展理念,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了 13 个基本陈列 :

“郧县人——长江中游的远古人类”,以“郧县人”的发现为主线,展示了百万年前江汉地区旧石器时代的文化遗存。

“屈家岭——长江中游的史前文化”,展示了距今 5100 ~ 4500 年江汉地区屈家岭文化反映出的史前氏族社会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

“盘龙城——长江中游的青铜文明”,展示了 3500 年前商代“南土”盘龙城城址的考古发现。

“曾侯乙”,多角度阐释曾侯乙墓葬文物,呈现周代发达的礼乐文明,见证当时人类智慧所达到的高度。

“曾世家——考古揭秘的曾国”,揭示不见于史传的周代邦国——曾国从在江汉地区独领风骚到滋养楚国、最后融入楚文化的发展历程。

“楚国八百年”,以发掘的五千余座楚墓出土文物为基础,吸收最新学术研究成果,突出楚人筚路蓝缕的开拓精神,从物质到精神、从文献到文物,全面展示楚国的历史和文化。

“越王勾践剑特展”,专题展示望山楚墓出土的“天下第一剑”越王勾践剑的铭文释读、历史故事以及科技成就。

“梁庄王珍藏——郑和时代的瑰宝”,以海上丝绸之路兴盛为背景,透视明代藩王日用器物中体现的传统赓续和中西融通的社会图景。

“荆楚百年英杰”,展示近代以来,湖北籍或在湖北长期工作过的历史名人、革命先驱、文教精英以及抗疫英雄的生平事迹。该展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精品展览”,是开展党史学习教育的重要资源。

“土与火的艺术——古代瓷器专题展”,系统展现湖北地区瓷器的发展脉络,展品中包括元青花四爱图梅瓶等珍贵文物。

“天籁——湖北出土的早期乐器”,以早期乐器的发展历程为主轴,展出先秦时期湖北出土的音乐文物。

“永远的三峡——三峡文物保护利用数字展”,利用先进的数字技术展现三峡文物保护工程的过程、收获、影响。

“小小考古学家少儿体验展”,以普及考古发掘和研究为主题,采用叙述式游线,为少年儿童提供兼具科学性、知识性、趣味性的互动体验空间。

上述基本陈列涵盖文化展、历史展、艺术展、考古展等不同类型,力求全面呈现馆藏特色及湖北考古成果,多元展示荆楚文化。2023 年将进一步完善展陈体系,启动实施“极目楚天——湖北古代文明”“极目楚天——湖北近代风云”两个原创通史陈列。

除此之外,不断推出数量可观的临展,还有大量的馆藏文物高频次借展于全国各博物馆策划的主题展览之中,为中华文化的多样性做出荆楚注解。湖北省博物馆主办的具有荆楚文化特色的“万里茶道”“‘人民至上 生命至上’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专题展”“楚国八百年”和展出了我国政府从日本追索回国的“曾伯克父”组器 8 件国宝的“华章重现——曾世家文物特展”获评为“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重点推介展览项目。“湖北省博物馆新馆基本陈列”入选 2022 年度“全国十大精品陈列”。

二、打造“礼乐学堂”品牌,拓宽社会教育辐射面

《礼记》中记载 :“乐者,天地之和也 ;礼者,天地之序也”,和谐、有序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思想理念,湖北省博物馆收藏的文物和反映先秦时期的展陈集中表现了周代的礼乐精神。2014 年 9 月,社教品牌“礼乐学堂”创建。为扩展其包容性,2022 年升级为“长江文明大讲堂”,下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堂、红色讲堂、礼乐学堂三大教育项目。

汇集于这一品牌下的社教课程,内容丰富多样,形成了馆藏文化课程、传统佳节课程、主题节日课程、红色文化课程、临展辅助课程等课程体系,共计 200 余种课目,致力于多角度、全方位弘扬荆楚文化。代表性的如馆藏文化课程中的“礼乐中国”“感知楚人的世界”“文物与成语”“土与火的艺术”等,其中“感知楚人的世界”课程内涵丰富,包含《楚人姓氏》《楚国青铜器》《楚国漆器》《楚国简牍》《楚人服饰》《楚人饮食》《楚国兵器》《楚人习俗》等,生动、通俗地反映了楚人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传统佳节课程,加强对传统历法、节气、生肖等的阐释教育,使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价值深度嵌入百姓生活,课程还配套出版了少儿绘本故事书《博物馆里的节日》,将14 个传统节日、7 个公历节日,分别与馆藏的 21 件文物链接起来。红色文化课程依托“荆楚百年英杰”陈列,研发推出“红色故事小达人”文化服务项目,通过红色故事宣讲,沉浸式学习体验,带领少年儿童学党史,传承红色基因,赓续革命血脉。举办临展时同步举办社教活动,如“大三国志”展出期间,举办了“讲三国故事、画三国人物、赏三国文物”家庭日活动 ;“九连墩楚墓出土文物展”在新疆吐鲁番博物馆展出时,开展“荆楚风华——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边疆行”社教活动。

社教活动服务对象广泛。人数最多的群体是青少年,社教课程体系覆盖了上至大学生、下到幼儿园孩子的年龄段。此外,“献给银发族的爱”专门服务老年群体。对特殊人群,“礼乐学堂”也有针对性的课程设计,比如“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为视觉障碍人士导赏,“心手相连”服务聋哑人士,“助力新起航”文化志愿帮教活动则深入武汉监狱,每月为高墙内的服刑人员送去社会关爱,让他们看到诗和远方。社教人员的足迹不仅印在博物馆、学校、社区、军营、福利院,还远达边疆、老区、山区,不断延伸着社会教育辐射的范围和深度。

社教活动方式紧追时代步伐。抗疫期间,推出《荆楚国宝齐心战疫》系列线上微课堂,结合文物青铜匜、秦简中疫病防治内容,古为今用,普及防疫小知识。配合“梁庄王”陈列设计的“金锭带你下西洋”活动,用情景剧生动演绎了郑和率宝船在南洋与各国人民友好贸易的史实,深受孩子们的喜爱。2023 年 6 月 1 日推出的“小小考古学家少儿体验展”,将展览与社教体验活动深度融合,设置“发现地层”“分门别类”“花花万物一起绘画吧”“考古学家的朋友们”等多个互动体验单元,开辟出社会教育的新路径。

社教活动效果良好。近年来,“让我的声音做你的眼睛”视觉障碍青少年课程获中国博物馆青少年教育课程优秀案例推介展示活动“十佳”教学设计。“湖北楚文化研学之旅”“湖北红色文化研学之旅”入选全国博物馆研学旅行优秀课程与优秀线路。“礼乐学堂”志愿服务获“第五届中国青年志愿服务项目大赛”金奖 ;“红色故事小达人”宣讲项目获评“春雨工程”全国示范性志愿服务项目。“荆楚故事我来讲”少儿志愿服务项目荣获“喜迎二十大 强国复兴有我——青少年中华文物我来讲”优秀博物馆志愿服务项目。“礼乐学堂”引起央视新闻、《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新华网”《湖北日报》、湖北电视台等主流媒体的广泛关注与重点报道,吸引了越来越多的社会公众走进湖北省博物馆。

三、多样文创让荆楚文化活起来,把荆楚记忆带回家

《博物馆条例》中“鼓励博物馆挖掘藏品内涵,与文化创意、旅游等产业相结合,开发衍生产品,增强博物馆发展能力”。博物馆的文创是对博物馆藏品内涵的生动展示,是博物馆社会教育活动的有效延伸,体现着一个博物馆创新性发展和创造性转化的能力。湖北省博物馆通过深入研究体现荆楚文化的历史遗存和符号体系,选择最典型的文物,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符号,不断推出荆楚文化特色鲜明的文创产品。

湖北省博物馆长盛不衰的文创非编钟乐舞莫属,其诞生充分展示了文创开发的基本路径。1978 年曾侯乙墓发掘,呈现了一个震撼世人的地下音乐殿堂。以研究为先导,即对曾侯乙墓出土编钟、编磬、管弦等古代乐器进行了复制。在 20 世纪 80 年代,曾侯乙墓编钟成功复制。再通过深入研究其演奏方法,复活了沉睡 2000 多年的礼乐重器,让它发出千古绝响。湖北省博物馆随即组建编钟乐团,依据楚史与楚文化研究成果,以曾侯乙编钟复制件为主体,以曾侯乙墓出土的多种乐器复制品为组合,以歌、乐、舞相结合的艺术表达,展现先秦礼乐文明以及楚国文化艺术、民俗风情、祭祀、征战、农事和宫廷宴乐等情景。编钟乐舞既是对曾侯乙展中古代乐器使用方法的展示,还让无声的文物奏出古今中外的乐章,这是首创。多年来,乐团先后创作了一大批优秀歌舞作品,展演于舞台。编钟乐舞在博物馆演奏厅已累计服务过数以百万计的观众。重大活动中,编钟乐团时有精彩亮相,近年来在武汉军运会、“汉马”、福州“博博会”上,编钟演出成为亮点,吸引了大量观众驻足欣赏。2022 年央视春节档《古韵新春》中,湖北省博物馆编钟乐团受邀参演了其中的《豳风·七月》《橘颂》。“编钟乐舞”多次随展出访外国,早已成为对外文化交流的靓丽名片,且历久弥新。

从简单复仿到充满时代感的设计,赋予文创品多样的意义,使之具有纪念性、实用性和美感,是湖北省博物馆文创开发的新路。以越王勾践剑的周边产品为例,越王勾践剑联系着卧薪尝胆、发愤图强的历史典故,包含着千年不锈、制作精巧的工匠精神,还有长短适度、纹饰精美的独特美感。围绕它开发的产品有勾践剑 U盘、勾践剑书写笔套装,寓有励志之意 ;勾践剑联名地铁公交卡,随身便携,日用不辍 ;“舌尖上的湖北省博物馆”中有一款越王剑慕斯蛋糕甜点,可以在开心打卡后再“吃我一剑”;越王勾践剑的青铜小型款,男生可以用作书签、裁纸刀,女士可以用作发簪,成为装饰 ;和田玉制作的越王剑首饰,馈赠情侣便是“一见(剑)钟情”。利用区块链技术开发的勾践剑数字产品,一经推出即抢购一空。还有勾践剑主题的毛绒玩具、茶具、酒具,满足了不同年龄人群的需要。

文创产品开发既有主流、红火的曾侯乙编钟、勾践剑系列,也有镇馆之宝“郧县人头骨”的衍生文创休闲鞋、背包,为有个性的游客所青睐。文创品中有价格亲民的小巧物件,也有体量不小价格不菲的煌煌重器。文创弘扬荆楚文化,凝结今人智慧,散发时代气息,满足了观众“把博物馆记忆带回家”的愿望,实现了“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活起来”的目标。

四、利用新契机、新技术,开辟荆楚文化传播和交流的新途径、新载体

推动中外文化交流互鉴,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展示好中国形象,博物馆推出海外展是重要途径。自 20 世纪 70年代开始,湖北省博物馆向境外输出了很多原创展览。以曾侯乙编钟、越王勾践剑为重点展品的展览曾在日本、新加坡和我国台湾、香港地区巡展,先秦时期青铜器、漆木器为主要展品的展览曾在美国、德国、荷兰、澳大利亚展出。举办的张裕钊、杨守敬书法展在日本大受欢迎。2000 年在法国巴黎主办“龙之声——中国钟铃艺术展”,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法国总统希拉克在看完曾侯乙编钟的演出后,临时决定和湖北省博物馆的演出人员座谈了一下午。2018 年 4 月 27日,习近平主席和莫迪总理在湖北省博物馆会晤并参观展览,次年湖北省博物馆即在印度国家博物馆推出“礼乐·华章——中国湖北文物特展”,为荆楚文化国际传播与交流探出新路。2024 年,湖北省博物馆将在美国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举办“凤凰故国——青铜时代湖北曾楚艺术展”,要把荆楚故事讲给世界听。

综合运用多种媒体平台,大力彰显荆楚文化魅力。电视、电台、报纸等传统媒体,在推介宣传荆楚文化上作用无可替代。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如果国宝会说话》中对湖北省博物馆文物的讲述,极大增进了观众对荆楚文化的了解。疫情居家的特殊时期,助推了线上媒体传播。湖北省博物馆推出“云展览”“云直播”“微课堂”“云演奏”等一系列活动,受众累计上亿人次。短视频带动流量,人人可做自媒体,湖北省博物馆志愿者团队自编自演“宝贝你在哪儿——携手游荆楚”“我是神探”等,以新渠道解读文物和文物科技。5G 技术的低时延、大带宽、广物联特性,给文化传播提供新体验、新机遇。2019年新华网、华为公司和博物馆合作,湖北省博物馆的战国曾侯乙编钟与山东博物馆盛唐古琴隔空协奏,并在全球直播,取得良好效果。谭盾指挥,多国艺术家多地通过 5G 在线联袂演奏《武汉十二锣》,以 12 次撞击编钟开篇,向世界传递祈福、温暖、爱与希望。湖北省博物馆开发乐兵 VR 体验,观众戴上 VR 眼镜,敲击编钟,自主演奏简单的曲目,让普通观众由旁观者变成了参与者、体验者。“黄钟大吕,共奏佳音——曾侯乙编钟的盛世之声”在微博平台进行直播,突破了时空界限,营造了“临场感”。“互联网 +”助力博物馆“云”讲荆楚瑰宝,为美国加利福尼亚的中文学校学生云赏湖北省博物馆。此外,出版展览图录、举办学术讲座、研讨会等博物馆传统传播方式继续发挥作用。

五、结语

荆楚文化是历史文化遗产,更是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的基石,传承荆楚文化是湖北省博物馆的使命担当。以丰富的馆藏制作最有荆楚风韵的陈列展览,凝炼荆楚文化的核心价值,推出“礼乐学堂”“长江文明大讲堂”社教品牌,推动馆藏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以文创产品“活化”文物,利用契机,创新手段,构建多层次、宽领域的文化宣传格局,汇聚成传播荆楚文化的合力。

时代步履不停,社会发展日新月异,博物馆将面临新的机遇,观众多元、个性化需求不断增长,人工智能、数字技术等新技术手段不断涌现,线上线下资源的紧密结合……呼唤博物馆以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助推荆楚文化传播得更广泛、更深入、更持久。

文章来源:摘自《文物天地》总第387期/湖北省博物馆七十周年纪念专辑

作者:何广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