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徐行可捐赠湖北省博物馆书画、碑帖7000余件,800余件书画中时代最早的有唐代经卷,主要以明清书画为主,明清主要流派重要书画家均有涵盖,且包含大量明清官宦、学者文人墨迹。碑帖6000余件,主要有先秦金石、汉魏石经,从汉到宋代的重要碑刻,以及明清大量刻帖等。本文从不同时代、类别中遴选10件代表作细述,大体显现其捐赠概况,其捐赠文物数量巨大、质量上乘,具有极高的文物和学术研究价值。
关键词:徐行可;捐赠;书画;碑帖;湖北省博物馆
徐行可(1890~1959年),名恕,字行可,号彊誃,以字行。湖北江夏人。徐行可是近代文献学家、藏书名家,曾先后短暂执教于武昌图书馆专科学校、北京辅仁大学、中国大学等。其一生以购书藏书为乐事,藏书以清代稀见刊本、钞、校、稿本为主,遂得博览群籍,博洽贯通。60 多年前,徐行可辞世后,徐行可子嗣遵训将其一生收藏古籍 10 万册和书画、碑帖 7000 余件无偿捐赠给湖北省图书馆和湖北省博物馆,其中书画、碑帖构成了湖北省博物馆书画、碑帖类文物的主要藏品。在湖北,如此分量的捐赠可以说空前绝后,无出其右者。
徐行可所处时代,正逢清末民初朝代更迭,军阀混战,社会动荡。收藏世家因遭兵乱而不能自守,纷纷抛售所藏,故物星散。徐行可秉持好友、国学大师黄侃之言“当今国家,第一当保全匡郭 ;今日学术,第一当保全未来”,一切声色货利悉谢不顾,全心致力于古籍搜集。徐行可常年外出访书,或京邑,或湘州及西子之畔,回汉皋即校阅所收不懈,日无暇晷。徐行可嗜好书画金石,凭眼力大批收购,只要是自己心仪藏品,常常以重值出手收购,甚至不惜代价,历时 50 余年,收藏颇丰,蔚为大观。
徐行可捐赠书画约 800 余件,大多为书画艺术珍品。时代最早的有唐代经卷,主要以明清书画为主,明清主要流派重要书画家均有涵盖,可以演绎半部中国美术史。且包含大量明清官宦、学者文人墨迹,其中明代书画达 108 件。徐氏捐赠中,碑帖占绝大部分,6000 余件。主要有先秦金石、汉魏石经,从汉到宋代重要碑刻,及明清大量刻帖等。
徐行可捐赠唐代经卷,即《唐写维摩诘经卷》上、下 2 卷,分别有杨守敬和黄侃所书引首。其中上卷有 1910 年徐行可忘年之交杨守敬题跋,云“行可得日本古写维摩诘经,嘱以旧拓龙藏寺碑中‘具诸佛智’四字题其端,亦可谓自然巧合者矣”及黄侃 1924 年题跋云“此唐写而在日本得之者,星吾世兄遽谓日本古写,小误”。
明代早期浙派书画有吴伟《雪渔图轴》,吴伟(1459 ~ 1508年)为江夏人,又称为“江夏派”,在明成化、弘治年间影响较大。此《雪渔图》为吴伟中期佳作,245×156 厘米,绢本。《渔乐图》为吴伟画作中常见题材,目前所知,广东省博物馆及故宫博物院藏有与此相类者,画面与题材基本相同,为左右错置。故宫本山脉坡石在右侧,渔汊港湾在左侧,鄂博本相反。均为绢本,为高头大卷。
明末书画以董其昌(1555 ~ 1636年)成就、影响最大,在上海地区形成华亭派,影响明末至整个有清一代的画坛。徐行可捐赠明代晚期松江画派作品 18 件,仅董其昌作品就达 13件之多。董其昌山水画大体有两种面貌,一种是水墨或兼用浅绛法,另一种则是青绿设色。董强调以古人为师,尤其对元四家反复研习。此《董其昌山水轴》,为仿倪云林水墨山水,为倪云林“一河两岸”的三段平远构图法,此构图在董其昌存世山水中多次出现。此幅款署 :南馆城阴阔,东湖水气多。直须台上望,始奈月明何。
明末书坛王铎、黄道周、倪元璐三人仕途同时起步,交流甚密,呼为“三珠树”,名重当时。王铎为最具个性的书法家,在晚明书坛独树一帜。徐氏捐赠有王铎作品达 6 件。最早为辛未年(1631)40 岁《行书扇面》,最 晚 为 辛 卯(1651)60 岁《 行 书轴》,距去世一年有奇。其中草书《题野鹤陆舫斋诗卷》为徐氏捐赠最重要王铎书迹,为好友丁耀亢所书,有五言诗十首。引首为丁耀亢门生卢震所题,卷后有卢震、蒋维藩、卢豫、卢询、尹耀宗、尹兴宗、赵滂、陈尊默、余嘉锡等题跋。王铎此卷草书纵笔挥洒,酣畅淋漓。正如丁耀亢门生卢震题跋所云 :“生龙活虎,不可摸捉,孟津所得意笔。”此《题野鹤陆舫斋诗卷》颇为传奇。日本人非常推崇王铎书法,奉若神明。日本侵华期间占领武汉,徐氏为保护藏书,不顾身家性命坚守武汉。日军驻汉特务部长柴山兼四郎刚到武汉,听说徐行可藏有此卷,强烈要求购买,徐氏坚持高尚民族气节,始终不为所动。此卷洋洋洒洒达五米多长,如后跋云“兴酣落笔,擘窼狂草,风雨发作于行间,鬼神役使其指臂,顾其后,亦颓然自得矣”,为王铎书法精品。中华文化瑰宝因徐氏誓死相护得以幸存。
古代官宦学者大多擅丹青翰墨。徐氏捐赠中有王守仁、聂大年、李东阳等明代宦学者书画作品达 20 余件。王守仁,明代著名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和军事家,学者称之为阳明先生。徐氏捐赠有 2 件作品,即《王守仁行书扇面》和《王守仁良知诗四绝卷》,后者后有章太炎、马一浮题跋。章太炎言 :“观文成书似初拙晚巧者,盖亦所谓良知之妙,周疏六虚者欤。”且有王福庵最擅长玉箸篆书引首,可谓“钱塘四贤”聚首。王守仁于是年十一月二十八日薨,书此卷去薨只两月有奇,以为绝笔可也。
徐行可收藏书画的重要初衷就是保存乡邦文化,尤其重视文献史料,仅明清名人手札、诗词册页达 30 余种之多,其中明清名人汇册达 9 种,所含手札或诗词等达 226 通。此《明代名人诗册》16 札,有王守仁、罗洪先、李东阳、唐顺之、皇甫汸、陶望龄、顾起元、徐石麟、侯峒曾、毛奇龄、杨廷鳞、魏学濂、吕柟等,均为明代著名官僚学者。如理学大师王守仁、罗洪先师徒、吕柟和陶望龄,前二者内容为《龙潭夜坐诗》和《开先寺诗》。明代儒学大师、抗倭英雄唐顺之。这里有称“南都三清”侯峒曾、徐石麒及杨廷麟、魏学濂均明亡殉国,尤以“嘉定三屠”侯峒曾最为惨烈,及学者称“西河先生”的毛奇龄,等等。可谓耀炳辉辉。
清初“四王”是指清朝初期以王时敏为首的四位著名画家 :王时敏、王鉴、王原祁和王翚,被尊为正宗画派,影响了有清一代。康熙在朝最重要绘画工程,要数康熙为其多次南巡所绘长卷图画,以正统派宫廷画家王翚主持绘制巨制《南巡图》系列,可知其地位之显赫矣。徐氏捐赠有王时敏、王鉴及王翚绘画作品,王翚作品达 5 件之多。其中《王翚山水册》,共有仿古山水 12 开,款署 :危崖奔泉风雨至,藤花松影吹满地。携琴听泉松石根,湿尽衣巾皆空翠。壬戌(1682)中秋,画于澄怀馆。为王翚 52 岁所作,是王石谷早期刻意继承古人传统画法代表作,技法精巧,清丽工秀,其作品最为精彩。
徐氏捐赠清代官宦学者文人书法作品数十件之多,有李光地、方苞、姚鼐、李兆洛、郭麐、张琦、宋荦、王鸿绪、高士奇、孙承泽,等等。其中李光地(1642 ~ 1718 年)官至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为理学大家,深得康熙信任。徐氏捐赠有《李光地行书鹅湖书院四贤记卷》。鹅湖书院,位于江西上饶铅山鹅湖山麓,为江南四大书院之一,为南宋理学家朱熹治学之所。宋淳熙二年(1175)朱熹、吕祖谦、陆九龄、陆九渊等会讲鹅湖寺,各持己见,这就是哲学史上著名的“鹅湖之会”。书院从南宋至清代共 800 多年,几遭兵毁,又几次重建。其中尤以康熙五十四年(1715)大加整修和扩建工程规模最大。此卷为李光地 1715 年乞休在家所作,有黄侃题耑、引首。康熙一朝六十载,以董其昌为尊,臣下无不逢迎,董书风行天下,李光地亦不例外。此卷李光地书法,明显受到董其昌书体影响。
金石碑帖为历代文人学者书桌案头必备之物,为旧时古玩界最为珍贵者。宋刻本、宋拓本一直受到学者、藏家重视,早在明代宋刻本便有“寸纸寸金”之说。徐行可有极为深厚金石学养,对碑帖真伪、拓本先后、书法演变等了然于心。徐行可捐赠湖北省博物馆书画金石碑帖,主要分为器物铭文、碑刻、法帖、石经等,其中碑刻占绝大部分,其次为明清法帖,金石拓片占一小部分。徐氏捐赠碑帖金石拓片中,乾隆(含)以前拓本达 50 件,明代拓本 30 件。其中南宋拓本 2 件,均为一级品。徐氏捐赠碑帖金石拓中,不乏罕见拓本。徐氏捐赠碑帖金石拓本中,有名家题签、题跋约 190 人次,约 240 处之多,主要有著名金石鉴赏家梁章钜、翁方纲、张祖翼、刘鹗、刘喜海、李国松,等等。这些题签、题跋,有对碑帖真伪、拓本先后、书法演变等,常有心细如发的辨析,承载着丰富信息,蕴含着历代题跋者对书法艺术认识,以及对碑帖内容、刻拓源流的考证、版本优劣评选,呈现重要宝贵文献资料。且内含鉴藏印更是众多,可知这些历代碑帖,均由重要藏家累世递藏,其来历清晰。
唐代碑刻是碑版石刻的繁荣时代。唐代近三百年间,丰碑巨碣、造像、墓志、经幢等石刻无止千万,今所知仅墓志有 2000 余种。唐代中期碑刻以李邕、颜真卿、徐浩为代表。徐氏捐赠李邕碑刻多种,其中《麓山寺碑》3 种,最早南宋拓本(图九),一级品,“搜”字挖,“闱”字挖,“才”字加了一横。此《麓山寺碑》册为著名金石藏家李宗瀚旧藏,有王福庵、黄侃题跋,王福庵题跋云 :“行可先生于白下得临川李春湖旧藏拓本,碻为宋时纸墨。”黄侃题跋云 :“行可姻兄论书以唐人为法,独与今世名士所揭橥者殊,况泰和乃江夏高才,宜其乡往独切,今冬小游上元,迺于帖肆骤见此本,即以高价得之,而前一叶所谓黄鹤仙刻者,别为一骨董人窃去,行可卒费一月之力,百金之资而得之。噫好学如行可而笃古敬乡,复若是,真可敬也。”可知悉徐氏购此碑所费不菲,徐氏何以下此决心不计成本购入此碑,因仰慕同为江夏乡邦之李北海,除以“笃古”更为“敬乡”,其情其景可敬可叹。黄侃闻行可得李春湖所藏宋拓《麓山寺碑》以诗庆之 :照乘明忽珠坠前,麓山完拓近千年,始知浩劫浮云卫,人世还逢黄鹤山。以誉《麓山寺碑》为“照乘珠”,借用唐杜甫赞李邕诗句“浩劫浮云卫”,可谓实至名归。册内有陈豫钟、李宗瀚、吴树声、丁辅之等鉴藏印。
中国最早刻帖为北宋淳化三年《淳化阁帖》,后公私刻帖蔚然成风,明清时期刻帖更为盛行。《澄清堂帖》原石早佚,仅存原石宋拓本残卷,拓本流传极少。徐氏捐赠最早集帖有《澄清堂帖》2 种,其中 1 种为南宋拓本,一级品。开卷犹光洁如新,墨若点漆,让人醉心悦目。内“慎”缺一点,“桓”缺一横,则避宋徽宗、孝宗两朝讳,为南宋刻。如徐树铭赞曰 :“精劲流美,宋人佳刻。纸墨腴润,色香俱古。宋拓无疑,戊五标识。”此册有周寿昌、徐树铭题签、题跋达 8 处,其中周寿昌题跋近千言,鉴藏印亦累累达 13 枚。由蒋元龙、周寿昌、徐树铭、徐树钧、何昆玉、费念慈、蒋长泰等鉴藏。周寿昌跋云“此虽南宋刻石,而祖构昇元。故神采飞动,如新脱诸捥,实宋帖中瑰宝也。”可为此拓的评。
文章来源:摘自《文物天地》总第387期/湖北省博物馆七十周年纪念专辑
作者:雷雨 王晓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