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ianghan Archaeology
主办单位: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刊发周期:双月刊
语 言:中文
创办时间:1980年
发行价格:20.00元
联系电话:027-86793389
电子邮箱:jhkg2728@sina.com.cn
国内刊号CN:CN 42-1077/K
国内发行单位:湖北省邮政报刊发行局
国际刊号ISSN:ISSN 1001-0327
国外发行单位:中国国际图书贸易总公司
邮发代号:38-72
主编:方勤
开本:16A
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160号
主管单位: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
邮编:430077
《江汉考古》(Jianghan Archaeology)杂志是由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主管,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主办的中文专业期刊。国内统一刊号CN42-1077/K,国际标准刊号ISSN1001-0327,国内邮发代号38-72,国外邮发代号Q652。该刊创办于1980年,目前为双月刊,小16开本,全书每期内芯128页,定价20元。每期印数2500册,通过邮局及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海内外发行。
《江汉考古》自创刊开始即定位为考古类专业性学术期刊。秉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办刊方针,立足长江、汉水流域,积极报道长江流域及南方地区文物考古新发现,发表了大量有较高学术价值的研究文章。刊物目前设置有考古发现、考古研究、科技考古、古文字研究、遗址保护、信息交流等栏目,在长江中游史前研究、楚文化及简牍研究方面独具特色。经过四十多年的发展,《江汉考古》在海内外拥有了相对固定的作者与读者群,得到了国内外文博考古界同行的肯定与赞誉,在国内文博考古期刊中处于相对领先的地位。
1999年至今,《江汉考古》先后被认定为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核心期刊、《中国社会科学期刊精品数据库》来源期刊、《中文社会科学引文索引》(CSSCI)来源期刊、《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引文数据库》来源期刊、《中国学术期刊综合评价数据库》来源期刊。入网《中国期刊网》、北京万方数据——《中国核心期刊(遴选)数据库》、重庆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台湾华艺《数位学术期刊库》等,成为海内外学者和文物考古工作者、爱好者重要的学术读物。
《江汉考古》是一种立足于长江流域考古发现与研究的学术园地。创刊以来经过四十年多年的发展,形成了鲜明的办刊特色。大致可总结为如下几个方面。
1.以江汉地区为中心、辐射长江中游地区的史前考古学文化研究。着眼点在于江汉地区文明的起源及其与周边文明的交流融合。主要内容包括境内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相关遗存的考古发掘报道和研究。
2.以楚文化和楚国历史地理为中心的地域文化研究。着眼点在于楚文化在境内的起源与发展,及其与鄂、曾、唐、郧等方国在地缘政治上的关系。主要包括楚文化的起源、楚郢都纪南城、楚系墓葬、楚国历史地理等关注度较高的核心议题。
3.以楚地出土文献为中心的古文字、古文献学研究。着眼点在于楚地出土文献的整理与研究,主要包括叶家山西周墓地、曾侯乙墓、包山楚墓、郭店楚墓、睡虎地秦墓、张家山汉墓等重要考古发现所出土文字资料,并围绕相关资料开展文字学、文献学层面的研究。
作为考古类的学术刊物,报道新发现、追求学术热点是一项永新的课题。《江汉考古》在报道境内新发现、追踪学术热点方面一直做的比较出色。刊物于1980年创刊之时适逢曾侯乙墓的发掘完成,于是创刊号几乎成了曾侯乙研究的专号。此后,湖北境内的历次重要发现均由《江汉考古》率先报道并组织相关研究工作,有力的推动了学术研究的开展。特别是近年来围绕曾国的考古发现有随州叶家山、文峰塔、枣阳郭家庙三次重大发现。《江汉考古》在报道最新发现、推动相关研究方面成果丰硕。在相关考古发现申报十大考古新发现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作用。特别是前后多此主办相关主题的笔谈、研讨会,极大地推动了相关研究工作的进程。
学术是常为新的。但是对于考古学来讲,基础资料的累积工作也是学术前进的另一助力。《江汉考古》在考古资料的积累上有自己的品格,讲求锱铢必较、严谨求实,要求能够全面准确反映所报道遗物遗存的出土面貌,以利于学术研究。长期以来逐步形成了《江汉考古》立论有本、无征不信、不尚空言的乾嘉式学风。
《江汉考古》编辑部现有工作人员8名,均为相关领域学有专长的专家学者,在稿件的质量、刊物的品位上有极高的要求。近年以来,刊物的发展进入平稳快速进步阶段,学术影响持续扩大。2012~2013、2014~2015年度连续跻身南京大学CSSCI正式刊源,并延续至今。2013年中国国际图书贸易集团公司发布《中国期刊海外发行报告》,《江汉考古》首次入围“最受海外机构用户青睐的中国期刊品牌”。2015年,再度荣膺“2015年度中文报刊海外发行最受海外机构欢迎50强”称号。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文献中心授予《江汉考古》“2016-2021年最受欢迎期刊”。在权威机构评定的期刊国家影响力报告中,《江汉考古》获得“2014年中国国际影响力优秀学术期刊”称号。2015年,获评“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荣誉称号。2022年继续获得“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学术期刊”殊荣,刊物的国际影响力日益扩大。
编辑部同时积极组织、参加文博期刊界组织的交流活动。2011年10月27日成功举办了《江汉考古》创刊三十周年座谈会。2014年参与发起成立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6年4月7-8日,江汉考古编辑部承办了“中国博物馆协会出版专业委员会2016年年会暨学术研讨会”,会议共有来自全国近40家博物馆、考古所、出版社等单位的60余名代表出席。 会议期间,与会代表就文博学术期刊的专业化、地方化、国际化、数字化、市场化等方面问题进行了积极有效的研讨,达成了部分共识,为文博学术期刊和出版行业的发展积累了可贵的成果。
主 编:方勤
编辑部主任:陈丽新
编 辑:许静思 段姝衫 高一致 马志亮 唐斑
发 行:李鹤飞
英文翻译:李涛
英文审校:郑威
《江汉考古》编辑部(学术研究中心)作为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重要学术平台,除了编辑出版《江汉考古》杂志以外,同时承担着本单位学术交流、科研管理等职能。湘鄂豫皖四省楚文化研究会的秘书处也设在编辑部内。
《江汉考古》编辑部热诚欢迎海内外作者来稿。为保证学术研究成果的原创性和严谨性,倡导良好的学术风气,敬请作者投稿时注意如下事项:
一、所投稿件必须是作者独立研究、完成的作品,对他人知识产权有充分尊重,无任何违法、违纪和违反学术道德的内容;文中引文、注释和其他资料,应逐一核对原文,确保准确无误;如使用了转引资料,应实事求是注明转引出处;译稿需译者向原作者或出版单位征得翻译版权,并将版权复印件和原文一并附上;若使用了外文资料,作者有责任将相关内容及版权页的纸质复印件或PDF等格式的电子文件提交给本刊编辑部备查。书评类文章必须提供所评书籍的原稿两件。
二、投给本刊的稿件,不得一稿两投或多投。稿件主要观点或基本内容,不得先于我刊在其他公开或内部出版物(包括期刊、报纸、专著、论文集、学术网站等)上发表。
三、本社刊物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稿件正文中请勿出现作者个人资讯,行文亦请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信息。
四、本社有权对来稿做文字表述及其他技术性修改,来稿审理期限以半年为限。通过初审的稿件,本社将在此期限内向作者寄送“拟用稿通知”或通过电话、电子邮件等通知作者。逾期未接获通知者,可将稿件改投他刊。
五、稿件一经采用,编辑部即会向作者支付稿酬,寄送样刊。本刊已经加入《中国学术期刊网络出版总库》、CNKI系列数据库、国家哲学社会科学学术期刊数据平台、超星等数据库,编入数据库的著作权使用费包含在编辑部所付稿酬之中。如不同意将文章编入上述数据库,请在来稿时声明。
六、本社对所刊登的稿件拥有长期专有使用权。作者如需将在本社刊物所发的文章收入其他公开出版物中发表,须事先征得本社同意,并详细注明该文在本社刊物的原载卷次。作者如就该文接受媒体采访,应事先告知本社,并保证对所发言论负责。作者对此如有异议或有其他特殊要求,请与本社协商。
七、来稿基本要求:
1、论文以10000字左右、考古简报以20000字以内为宜。
2、请提供300字以内的中文摘要和3—5个关键词。有条件的作者请提供中文摘要和关键词的英文译稿,供编辑参考。
3、来稿图片要求质量上乘、清晰美观,分辨率300线以上;线图、拓片要求硫酸纸原图、原拓或高分辨率扫描件,每张线图大小不宜超过A4幅面,图文内容必须一致,比例尺准确。
4、稿件请用A4纸格式,正文简体横排。标题20号幼圆;作者14号幼圆;邮编11号幼圆;摘要、关键词9号宋体;正文10号宋体;注释请用尾注,注文排9号宋体,具体格式请遵照“《江汉考古》关于引文注释的规定”(请见附件)。
八、本须知自2023年3月10日起生效,并由《江汉考古》编辑部负责解释。
《江汉考古》编辑部
2023年3月10日
《江汉考古》通过邮局及中国国际图书贸易公司海内外发行。
国内邮发代号38-72,国外邮发代号Q652。
国内每册定价20元,全年120元。
零售请与编辑部联系,邮寄费另加20%。
编辑部现有1986~2007年《江汉考古》合订本,每册单价60元,邮寄费另加20%,欢迎订购。
湖北省博物馆、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历年出版物也通过我部发售,有意者请与编辑部联系索取书目,联系邮购事宜。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天鹅村
邮政编码:430077
编辑部电话:(027)86793389
电子信箱:jhkg2728@sina.com
编辑部地址:武汉市武昌东湖路
邮政编码:430077
编辑部电话:(027)86793389
电子信箱:jhkg2728@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