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页 考古研究院 江汉考古 本刊公告

《江汉考古》的封面变迁

发布时间:2016-08-05 16:32:52    浏览次数:3177 次   

《江汉考古》的封面变迁

《江汉考古》创刊以来非常重视封面设计工作。先后为《江汉考古》设计封面的有左德承、祝建华、刘亚非、李克能、姚家丽等人[1]。其中左德承、姚家丽均为从事美术设计工作的专业人士。

《江汉考古》创刊号的封面(图一、图二)由左德承设计。封面以1976年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秦墓的法律简牍作为背景,刊名字体与秦简字体一致。作为背景的秦简可能为照片,也有可能为左德承的摹本。刊名“江汉考古”四字中的“汉”字不见于这批睡虎地秦简,因此刊名不可能是从这批简中辑取的原字,似乎出自左德承的手笔。整个封面以青竹淡绿的色调为主,散发着一股浓郁的清新气息,寓意这个新出世的刊物生机勃勃,前程锦绣。略为可惜的是封面年份以反白显示,不太清晰,作为期数的数字与年份叠置,这一处理稍欠妥贴。封底除刊物信息外,刊有曾侯乙墓所出编钟等三副图片。


图一


图二

1980年第2期的封面(图三、图四)由祝建华设计。封面以较为细密的条纹为底,左边靠近书脊的位置以刊名的汉语拼音竖列作为界栏,右下角显示武汉本地名胜黄鹤楼的写意图,凸显了刊物的地域色彩。数只黄鹤翱翔楼际,组成一条优美的弧线,形成了很好的布局、留白效果。著名古文字学家商承祚先生题写的刊名古朴典雅,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整个封面以黄褐色调为主,显得和谐统一。


图三

图四

1981年出版的总第3期的封面(图五、图六)设计较为随意,没有标注年份与期数,不过从这一期开始,刊名采用了著名考古学家、古文字学家张政烺先生的题字。


图五

图六

1982年第1期(总第4期)的封面(图七、图八)由刘亚非设计。封面在三分之二处分割做上下两栏,上部为咖啡色,题写刊名及英文刊名,下部为白色,注明年份与期数,另有一副古代的壁画都处于左侧,右边留白,这一点不太妥当。封底为云梦县出土的东汉陶楼。


图七

图八

1982年第2期(总第5期)的封面(图九、图一〇)由李克能设计。这一封面基本沿袭了上一期的风格,只是分隔线调整到位于四分之三处,英文刊名对应改作汉语拼音,并在拼音下安排一组云纹构成的环形纹饰。增加了总第某期这一项信息。此后有较长一段时间,刊物封面延续这一风格(图一一、图一二),或仅作少量调整(图一三、图一四)。期间有少许刊物封面变化较大。如1985年第3期的封面(图一五),以曾侯乙编钟铭文为背景,刊名也改作竖排。


图九

图一〇


图一一

图一二


图一三

图一四


图一五

图一六

2000年第1期(总第75期)的封面(图一六)由姚家丽设计。封面以考古遗迹图片作为背景,此类风格的封面延续了两年左右。选用背景主要为湖北境内的著名文化遗存,如荆州古城(图一七)、钟祥明显陵(图一八)。刊名虽然仍采用张政烺题字,但是通过技术处理将字的颜色调为彩色,外围用白边包起来。将名人手写体改成了电脑艺术体。这时开始在封面标注“中国人社核心期刊”的字样。


图一七

图一八

2002年第1期的封面(图一九)设计人不详。这时的封面采用蓝色作为主色调,这一传统一直延续到今天,开始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风格。刊名仍采用姚家丽的设计风格,只是刊名题字颜色不定,时有更换。封面开始形成较为稳定的布局,不同的只是每期封面正中位置选用的图片不一样而已。


图一九

图二〇

2002年第1期的封面(图二一、二二)设计人不详。封面选用青花瓷盘的纹饰作为装饰,出现在封面的半圆形弧线表现出极佳的空间分割效果,整个封面构图自然、和谐,意境典雅、庄重。目前这个封面已经使用了好多年未作调整。


图二一

图二二

[1] 实际参与期刊封面设计的可能不止这几个人;文中所列仅限于期刊內明确注明的部分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