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资讯 新闻动态

第四届音乐考古培训班在湖北省博物馆顺利举办

发布时间:2017-07-18 00:00:00    浏览次数:111 次   

由中国博物馆协会主办,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湖北省博物馆与中国民族博物馆承办的第四届国际音乐考古培训班于2017年7月2日至14日已在湖北省博物馆成功举办,本次培训班荣幸邀请了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周晋民教授、国际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CIMCIM)主席及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长Gabriele Rognoni、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周钰策展人、上海音乐学院肖梅教授、新疆师范大学刘湘晨教授、华中师范大学吴凡教授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罗红光研究员等十余位中外著名学者参加,学员为来自全国博物馆、音乐考古及音乐学等领域的专业从业人员,人数共25名。

湖北是中国出土早期乐器最多的地区,出土了包括编钟、鼓、漆木质的琴、瑟、排箫、笙,以及石质的编磬等,几乎囊括了先秦乐器“八音”之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的全部种类,展现了早期中国音乐文化的基本面貌。2012年,湖北省博物馆发起成立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业委员会,有10家省级及高校博物馆参与,成为推广中国音乐考古规范化、数字化与国际化的最重要机构。在此次培训班开办之前,中国博物馆协会乐器专委会已成功举办三期音乐考古培训班,分别侧重田野音乐考古、民族音乐学博物馆应用、音乐文物典藏等方向,有百余名专业从业人员(包括部分日、韩学员)参加。

本次培训班主要围绕“数字人文背景下民族音乐文化遗产的数字化保护与利用”这一主题,对中国博物馆中的音乐文化遗产数字化保护与开发、利用工作进行集中研讨,并针对其中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培训班开班仪式讲话

开班仪式全员合影留念

美国马里兰大学博士周晋民教授作题为《胡德的乐器学三维度体系:乐器学、乐器志、乐器谱》、《民族音乐学的研究方法:描述、分析和综合》两场讲座

国际博协乐器专委会(CIMCIM)主席、英国皇家音乐学院音乐博物馆馆长Gabriele Rognoni为培训班学员授课,分别为《Dispalying music in the 21st century: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Archaeological musical instruments and the origins of music:some current perspectives》

上海音乐学院仪式音乐研究中心肖梅教授授课《乐器学的前世今生》

中国民族博物馆信息中心主任岳小莉作《博物馆中乐器数字资源的建设与利用》报告

刘湘晨教授对镜头的多重叙述功能进行阐述

罗红光研究员作题为《人文.社会科学数码博物馆设想》讲座

华中师范大学吴凡教授作题为《秩序生存-音声中被建构与建构的阴阳鼓匠》讲座

培训班学员赴黄冈进行民族音乐田野调查,图为学员们在浠水县大别山民俗博物馆参观

学员与黄梅县新开镇戏班合影

德国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策展人周钰老师为学员讲授《莱比锡民族学博物馆馆藏东亚乐器的收藏、整理和研究》课程

学员们参观湖北省博物馆保管部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