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部分
文物保护与科技考古共有5个项目。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的方北松做了《饱水简牍保护简介》的汇报。汇报结合荆州鸡公山秦简、荆门郭店楚简、湖南里耶秦简、云梦汉简、甘肃水泉子汉简等23批简牍保护处理的实例,对简牍保护的成果进行了介绍。简牍保护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极大的耐心。简牍保护工作主要分为饱水保存期、脱色脱水期、库房及展览期三个阶段。其中饱水保存期的工作主要有现场保护、简牍运输、简牍清洗;脱色脱水期的工作主要有脱色、脱水及包装;库房及展览期的主要工作有陈列展览、库房保存及古文字研究。此外,简牍的保护还要注意防虫防霉,在饱水阶段,一般采用低浓度的新洁尔灭来预防霉菌的生长;在库房或陈列室中则采用天然的精制樟脑来预防霉菌的生长。
荆州文物保护中心方北松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姚凌汇报了《江汉平原史前农业研究的新证据:湖北荆门屈家岭2015~2017年度浮选碳化植物遗存研究》。此次研究采取了遗址北部岗地与南部主发掘区内包括地层、灰坑、红烧土遗迹及遗迹柱洞在内的共96个单位约400份土样,采集的炭化植物种子、硬果核壳等共计1599粒。其中农作物种子1245粒,包括541粒水稻 (Oryza sativa)和638粒水稻基盘、33粒粟 (Setariaitalica)、27粒小麦 (Triticumaestivum)以及6粒大豆 (Glycine max)。可鉴定的杂草种子及核壳22种共计245粒。研究结果表明,屈家岭遗址出土的炭化植物遗存主要来自于距今约5800~4400年,即油子岭文化早期至石家河文化早中期,是一个相对连续的阶段。自油子岭文化早期开始,已经有人类定居,并出现了较为成熟的稻作农业。TN14W37⑮的浮选样品中发现了1粒炭化粟,出土的陶片特征表明这是油子岭文化早中期地层,同一单位的炭化稻粒进行了AMS 14C测年,其结果为5584~5449 cal BP(75.3%),这是屈家岭遗址出土年代最早的粟。TN14W35⑨同为油子岭文化期地层,从中发现有三粒完整的炭化粟,AMS 14C测年结果为5328~5280 cal BP(51.6%),5448~5385 cal BP(29.7%)。屈家岭遗址新石器时代晚期先民对粟的利用,始终只占有较小的比重。北方粟作农业在距今5600~5300年间传播至此,但并未对稻作农业的主体地位产生影响,可能仅有小范围的种植,也就是说,自油子岭文化至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屈家岭遗址先民的农业经济一直维持着稻作为主粟为辅的种植模式。目前来看南北方两种农业传统可能先后传入江汉平原,但这里的古代人类最终选择了更利于此处种植的水稻作为主要的农作物品种。此次发现为江汉平原史前植物考古学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和可靠的年代数据,对于全面揭示江汉平原乃至长江中游地区古代农业经济的发展过程,以及探索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进程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湖北省考古所姚凌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李玲汇报了《随州文峰塔出土青铜器保护修复研究》。随州文峰塔墓地是曾国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高等级贵族墓地,选取的497 件铜器样品基本涵盖了文峰塔墓地所出青铜器的各类别。此次文峰塔出土珍贵青铜文物保护修复实施将现代科技引入其中。根据所测样品,可知文峰塔墓地青铜容器中主量元素为 Cu、Sn、Pb,青铜容器绝大部分为铅锡青铜与锡青铜。综合 SEM-EDS、铅同位素的测值与类型学比较确定,文峰塔墓地出土的青铜容器在春秋晚期中段(约公元前520~500 年间)发生了显著的成分变化,此后开始应用统一的合金配比。这些将现代科技与传统修复技艺相结合的尝试,提高了金属文物保护修复工作的科学性,使得对文物本体的每一步处理都更为合理、安全和高效。
湖北省考古所李玲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的卫扬波汇报了《随州叶家山青铜器检测分析及腐蚀机理研究》。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随州叶家山西周曾国墓地考古发掘报告》的子课题,叶家山墓地出土青铜器保存现状科学分析与腐蚀产物及机理研究对青铜器保护修复项目科学、高效地实施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因此,考古工作人员于2011年~2012年采集了7个墓葬的环境土壤样品;2012年~2013年与北大联合对叶家山出土青铜器进行了X射线成像检测,并于2014年6月,与上海光机所合作对118件未受扰动的青铜器及腐蚀产物进行了取样分析,结果显示叶家山青铜器腐蚀产物成分与其合金成分关系密切,同时与环境土样有一定的关系。通过对叶家山青铜器腐蚀产物的定性分析,基本确定了青铜器锈蚀物为蓝铜矿、孔雀石以及赤铜矿等,在全面地了解青铜器内部腐蚀状况及分析研究后,可准确了解腐蚀产物层位分布情况,确定腐蚀产物性质,选取适宜的方法对其进行处理。青铜器腐蚀产物的性质认定不能简单依靠其物相成份判定,还应结合其显微物理结构综合分析研究进行判定。
湖北省考古所卫扬波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王先福对《九连墩楚墓的整理与报告编写》进行了汇报。九连墩楚墓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吴店镇与兴隆镇之间,2002年9月~12月发掘了2座墓葬、2座车马坑,分别编号M1、M2,CHMK1、CHMKM2。整理过程分三阶段,遵循尽可能科学地读取各类遗存信息、尽可能理性地记录各类遗物关系、尽可能完整地保存各类遗迹遗痕、尽可能全面地留下各类文字图象的原则。第一阶段为2003年~2006年,省考古所组织的联合整理小组进行了包括清洗、清理、拼对复原、顺号、文保、科技分析检测、绘图、拍照、确定报告体例及制卡等基本整理工作,形成了一批研究成果;第二阶段是2007年~2008年,主要整理工作包括描图、扫描、继续补充制卡、分别撰写文字初稿等报告前期编写工作;第三阶段为2015年至今,整理工作委托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实施,已完成或将要完成包括完善制卡、撰写或修改初稿、制表、统稿、修改、再统稿、扫描、完善相关资料、审稿校稿及最终出版工作。汇报人还对将要出版报告的编写工作及体例进行了汇报,报告大体分为七个部分,即前言、地层堆积与遗迹关系、一号墓、一号车马坑、二号墓、二号车马坑及结语。报告体例突破了过去按照质地撰写墓葬随葬器物的做法,而是采用按照当时的器物功用进行划分,以更接近史实。
湖北省考古所王先福
撰文:段姝杉
摄影:彭 巍
修改:凡国栋
编辑:段姝杉
审核:方 勤
孟华平
王先福
陈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