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5000年前水利系统和初形态“磉墩” 再现屈家岭先民治水与筑造智慧

发布时间:2023-12-08 13:02:23    浏览次数:113 次   



会议现场

屈家岭遗址最新考古发现

屈家岭遗址高程模型

熊家岭水利系统示意解剖型发掘显示,水坝可分为早晚两期。晚期坝在早期坝的基础上加高加宽扩建而成。晚期坝体叠压在早期坝体灰烬层上。出土遗物、测年数据表明,晚期坝绝对年代约距今4900-4800年。早期坝年代约距今5100年至4900年,早期坝年代不早于油子岭文化晚期,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早期晚段。坝体堆积均明显经过人工拍打、夯实或加固,局部形成“痕迹面”,堆积中掺有禾本科植物根茎,此外,也发现了“草裹泥”痕迹。

专家考察

郑畈水利系统示意

5000年前,如此大规模的公共工程,需要多少人力、花费多少时间来营建?目前这问题还无法回答。诚如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副教授秦岭所言,“我们可以借鉴良渚水坝已有的考古工作经验,进一步讨论水坝体量大小、营建方式和用工量。郑畈水坝长580米,坝底宽仅10米,首先要搞清水坝能够支撑的库容量和蓄水量,从而讨论其工程量并进行比较研究。其次,有蓄水和灌溉范围远远不够,要对水坝的功能性进行讨论。这里和长江下游情况不一样,良渚因地处湿地,其水坝最初目的为了交通运输。此外,还要关注水坝营建与聚落兴衰变迁和发展过程的对比关系。”秦岭说道。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刘斌教授指出,虽然从堆积看属于不同土色,但从遗迹判断也不排除熊家岭水坝一次性堆积的可能。要从整体地貌关系、更大范围考虑问题。此次发现的水坝蓄水后在核心区南半部形成水域,西侧九亩堰、小毛岭等可能构成类似外郭的概念。刘斌直言,水坝是围绕城服务的,其核心是城市规划,切勿忽略核心功能。

初形态“磉墩”的发现

史前建筑技术新认识

除了水利系统外,最新揭露的一处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F38,同样吸引了不少专家的目光,用红烧土混合黏土及零星猪骨填满、被陶洋称为迄今发现最早形态的“磉墩”更是让专家们直呼“前所未见”。

考察屈家岭遗址F38建筑遗迹

“F38建筑平面呈东北至西南向曲尺状,自北向南分为四间。主体面积340平方米,外围设施现存面积约170平方米。发现了黄土台基和众多规模庞大、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可以说是迄今发现“磉墩”的最早形态。推测F38为一处公共礼制性建筑。磉墩营建流程大致为先挖走预设磉墩区域的原有软基层,然后在高低不平的起建面上堆筑纯净的黄土台基,锚定布设点位后在台基上挖深坑,再烧烤坑壁形成硬结面,后用红烧土混合黏土及零星猪骨填满深坑形成。"陶洋向记者介绍。在现场观察到,体量巨大的“磉墩”位于建筑中部两分间拐角处,最大者长约3.3米、宽约1.7米、深约1.5米。

F38正射影图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徐怡涛表示,江汉平原同时期建筑都有很强的共性,此次发现丰富了该地区的建筑类型。F38内磉墩的发现,证明其是使用柱梁承重的木构建筑,栽柱时发现柱脚易损坏,将柱洞进行硬化从而减少损毁,也是为了适应复杂地形环境尝试的一种创新。该遗址的发现加深了我们对史前木构建筑技术演进的认识,填补了中国建筑史的空白,具有重要学术价值。据介绍,大型建筑建筑F15和F18、仓储类建筑F17和红烧土广场,皆位于F38的北部,都分布在屈家岭遗址点南部台地,处于同一地层单位,年代均为屈家岭文化时期,证明该区域为屈家岭文化时期的高等级建筑区。“完全被水利系统和大型房址所震撼。”吉林大学考古学院赵宾福教授感叹道。他强调“其背后可能蕴含着文明起源要素。距今5000年前后,就是一个文明线、是重要的时间坐标。遗址中高等级建筑可能也暗示着贵族或阶级的出现。我也建议在遗址、遗址群、聚落、聚落群等概念上应该更加精准一些。”


(图文来自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

中国文物报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