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新闻资讯 媒体报道

讲座回顾 | 郭长江:考古铸史——曾世家

发布时间:2023-09-06 11:18:31    浏览次数:305 次   

考古铸史——曾世家

历史上的曾国为何在传世文献中记载不明?曾国是怎样被“挖”出来的?考古如何写就“曾世家”?

《考古铸史——曾世家》讲座

2023年8月27日下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国家级青年英才入选者郭长江老师受邀来到“盘龙城论坛”,为大众带来精彩讲座《考古铸史曾世家》,带领大家一同聚焦曾国考古,探寻曾国历史。

《考古铸史——曾世家》讲座现场

本次讲座郭长江老师从基本概况、考古发现、曾侯编钟、曾随之谜、建立世系、考古铸史六个方面向听众系统梳理曾国考古发现和研究成果,阐述曾国考古从证经补史到考古铸史的发展历程,展示各时期曾国历史与文化特征。

关于曾国

曾国位于今天的湖北省随州市一带,北通南阳盆地,南联江汉平原,被称为“随枣走廊”。周代将曾国分封于此,曾国从西周早期立国到战国中期灭亡经历了700年的发展历史。依照年代序列,郭老师首先根据曾国考古历年来的发掘情况将曾国历史划分为西周早期、西周晚期、春秋早期、春秋中期、春秋晚期、战国时期六个阶段。

   曾国历史分期及考古发掘情况

郭长江老师对每个不同阶段的曾国墓地情况、考古发现、研究价值进行了全面的介绍和探讨。

叶家山墓地

叶家山墓地的考古发掘将曾国立国历史从过去认为的西周晚期推至西周早期,延伸了曾国的历史轴线;郭老师向大家生动描述了曾侯谏、曾侯白生、曾侯犺三座曾侯墓背后的考古故事、文物故事、历史故事。

曾侯犺墓

 郭家庙墓地 

郭家庙墓地最重要的发现是M1,M1出土的音乐文物是迄今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主要有钟、磬、鼓、瑟及钟架、磬架等。墓葬中的墓道平台和浅槽真实还原了曾国当时的墓葬方式。这里首次发现曾国最大的车坑和马坑。

M1墓道

马坑

苏家陇墓地

苏家陇墓地出土大批带铭文的青铜礼器涉及诸多历史信息,其出土的青铜器反映了曾国在春秋中期的两个重要历史:曾文化从受周文化影响到受楚文化影响的开端;曾楚联姻开始。

M79铜礼器组合

枣树林墓地

枣树林墓地中5座甲字形大墓分属于三组曾侯及其夫人墓,尽管墓地部分墓葬已被盗扰,但仍出土了大量的青铜礼乐器、青铜车马器、漆木器、陶器等。

枣树林墓地曾夫人墓青铜礼器组合

文峰塔墓地

处于春秋晚期的文峰塔墓地,发现了曾侯舆和曾侯丙的墓。出土了大批带有曾字铜器的铭文,对于判定墓葬国属及墓主身份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

M18曾侯丙

 擂鼓墩墓群 

擂鼓墩墓群是一处包括有8个墓地的东周墓群,进入战国时期的擂鼓墩墓地出土了人们熟知的曾侯乙墓,出土的曾侯乙编钟震惊中外。

曾侯乙编钟

谈到曾侯墓就无法回避编钟,郭老师为大家梳理了11处曾侯墓出土的编钟。最早的一套为西周早期由1件镈钟和4件甬钟组成的曾侯犺编钟。芈加墓成为曾国墓葬中唯一有编钟的女性墓葬,表明芈加生前具有诸侯的权势。那么,曾国墓葬里有这么多的编钟乐器,是因为曾国人特别喜欢音乐吗?郭老师说,编钟更重要的功能是代表等级制度的礼器,更多的是礼制的体现,周代奉行“礼乐并重”的治国理念,所谓“藏礼于器”,周礼最大的一个藏器就是编钟。

M4曾侯编钟

关于建立世系,郭老师从时间维度展示了曾国的历史发展,建立了曾国世系。50年多年来曾国考古的重要发现,推动着曾国历史研究进程。曾国历史从传世文献记载不明,到通过考古发掘构建完整清晰的历史发展脉络。   

曾国世系

“籍中无曾,地下无随”,曾国和随国到底是什么关系?学界在经历了四个阶段关于“曾随之谜”的争议后,最终,芈加墓出土的铜缶上的铭文“楚王媵随仲芈加”,表明这件铜缶是楚王嫁女入随的嫁妆。

“芈加”是曾侯夫人,铭文上称曾为“随”,说明曾随一家。在曾公求夫人渔墓出土铭文"唐侯制随侯行鼎”的一套行鼎也同样证明曾即随,至此基本解决学术界争论的“曾随之谜”。

此次曾国考古探秘,让大众在丰富翔实的考古发现和生动有趣的故事讲述中领略曾国风采,感受曾国700年辉煌文明和历史。探寻文明源起,根植文化自信,让我们一代又一代人,寻根溯源知来路,理解中华文明的形成与发展,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图文转自 湖北文物 微信公众号)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