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22年以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在赤壁大湖咀发现了西周至春秋时期遗址,文化堆积丰富,并有与大型城址有关的线索。遗址陆续出土锡扁壶、纯锡丝等与锡料有关的重要遗物,以及炼锡渣、铸铜坩埚及石范等一系列冶金遗物。为深化大湖咀遗址有关认识,推动冶金考古研究,2023年8月4日至7日,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赤壁市人民政府主办,北京科技大学科技史与文化遗产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协办的“大湖咀遗址发掘与周代金道锡行的新认识”学术研讨会在湖北省赤壁市召开,来自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山西大学、郑州大学等全国23家文博机构及高校的60余位学者参会,赤壁市市长葛军,咸宁市文化和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李振等分别致辞。
与会学者参观了大湖咀遗址考古发掘现场,观摩了出土遗物,并围绕鄂湘赣及内蒙古等地区锡冶金遗址及锡资源、汉淮及长江下游地区周代遗址内发现的铸铜遗存、周代(铅)锡器考古发现、金属溯源技术与物料流通等议题作专题汇报和深入讨论。
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教授致开幕辞并作专题发言,介绍科技部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古代金属物料产地溯源方法研究”项目架构,及下设课题“两周时期金属产地调查及溯源方法研究”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先秦时期中原与边疆地区冶金手工业考古资料整理与研究”在湖北地区的工作内容。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教授讲解了贝叶斯混合模型及在周代金属物料溯源研究方面的应用,并以商末周初阶段金属物料为例,从数据本身出发进行分析,在考古学背景下进行混合数据阐释。北京科技大学张吉特聘副教授指出从时间角度观察铸铜业铅料演替的重要性,并提出公元前650、550及400年这三个铅资源演替节点在青铜器断代方面的潜在价值。
北京大学陈建立教授发言
北京科技大学刘思然教授发言
吉林大学王立新教授书面介绍了大兴安岭西南麓晚商铜锡矿料生产与流通的综合研究工作。北京科技大学李延祥教授详细介绍了早期锡矿的田野线索,并指出寻找早期锡矿时,南方地区应先从冶炼遗址入手,北方地区则应侧重采矿遗址,关注采矿石锤等工具。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韩辉副研究员汇报了山东邹城两孟南西周遗址的新发现,着重介绍其中的石范、陶芯等铸铜遗存。武汉大学何晓琳副教授汇报了安徽怀宁琚新屋及江苏宜兴丁埂两处遗址考古收获,并介绍其中的铸铜遗存及技术特色。南京大学白国柱博士、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游晓蕾馆员分别介绍了江苏建湖大同铺及浙江绍兴大湖头遗址的考古工作,两处遗址的铸铜遗存反映东周越文化不同等级聚落可能普遍具有铸铜能力,大湖头出土的铸范及铅锡锭对深入认识越地铸铜技术与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饶华松副研究员探讨《禹贡》所载“敷浅原”地望及与赣北锡资源开发的内在联系,并介绍九江、德安地区毗邻锡矿区的一系列先秦遗址。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罗喆博士介绍了湖南湘乡石狮江西周青铜器群的综合研究成果,进一步确证了西周阶段南岭山地金属资源的开发与利用。北京科技大学逄硕汇报了近年鄂东南地区矿冶考古调查的收获及碳十四测年结果,认为其中部分遗址可早至晚商,并结合王香坪与余家垴两处遗址的科技分析工作指出鄂东南地区在冶铜以外存在的锡青铜及铅冶炼生产活动。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闻磊副研究员及复旦大学胡毅捷博士分别汇报了江汉地区东周铅锡制品及随州枣树林春秋曾侯墓出土锡器的研究。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蔡波涛副研究员介绍了安徽寿县西圈墓地出土春晚战早阶段各类金属器,并着重探讨其中铅锡器的发现。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代全龙馆员介绍了山东滕州大韩墓地出土的锡质编钟及具有楚、越因素的青铜器。各场学术报告后进行了专家与谈和自由交流。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凡国栋研究员汇报大湖咀遗址发掘工作进展,介绍遗址的文化面貌及围绕城址线索开展的考古工作。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方立阳汇报大湖咀出土冶金遗物初识。大湖咀遗址东区灰沟及灰坑内发现了可早至周代前期的炼渣,据其中金属颗粒及渣相判断,产品为含铅约10~20%的铅锡合金,这是首次在长江以南地区发现先秦时期的锡冶金实物。据铅同位素分析,熔铜渣及锡渣中的铅料来自鄂东南地区,锡扁壶的金属原料则来自南岭山地。
赤壁大湖咀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凡国栋研究员汇报考古工作收获
与会学者考察大湖咀遗址出土冶锡遗物的发掘区
与会学者观摩赤壁大湖咀遗址出土春秋时期锡扁壶
大湖咀遗址出土锡渣的背散射电子像照片
与谈环节中,山西大学陈小三教授针对琚新屋遗址的发现指出晚商时期已经有大别山区的人到达安阳了,由此可以证实部分学者关于蕲春毛家咀遗存年代提前的观点;近年部分发现则暗示大路铺文化的年代上限也可能提前,因此大别山以南地区考古遗存的文化面貌仍有需深入探索。从冶炼情况来看,该区域的社会组织也偏向散点型,有很大的研究余地。针对铅锡器的研究,除应关注金属材质及价值外,也需要注意这些器物本身观感略粗糙,可能要考虑其与铜礼器共出的原因,如背后的文化象征意义等。北京科技大学陈坤龙教授针对大湖咀遗址出土锡渣的汇报,指出更应注重手工业生产性质的总体判断,大湖咀遗址目前存在明确的铸造证据,若存在熔铜、铅锡器生产等行为较为合理,而出土炉渣及鼓风管的数量很少,渣的状态也与通常认识的冶炼渣有一定差异,这反过来指示我们主动寻找原生堆积,进一步明确冶金生产性质。武汉大学孙卓副教授指出,赤壁大湖咀遗址是近两年湖北地区商周时期重要的考古发现,极大填补了长江以南楚人进入以前的考古学文化和认识的空白。大湖咀遗址具有一些大路铺文化的因素,但又与典型的大路铺文化有一定差异,有助于对大路铺文化的年代跨度、内涵乃至外延进行重新思考。大路铺文化人群与冶金生产活动有紧密关联,可以从考古学文化背景角度认识冶金活动,有助于认识大湖咀的社会属性、生产组织方式、乃至聚落间的关系。
在自由发言环节,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种建荣研究员认为本次汇报的冶金考古工作能够充分回应考古问题,课题未来可期,并建议鄂东南地区以大湖咀遗址发掘及冶金考古工作为契机,开展更为系统的调查,为以往发现的大型铜乐器的归宿寻找线索。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常怀颖副研究员指出,近年来,以金属物料溯源为核心学术目的,所进行的物料来源阶段性变化和以分组进行统计学意义的规律性趋势探索,在研究理念与方法探索上,都是具有突破性的。大湖咀的新发现说明在周王朝势力不能及,楚人未兴起时,土著人群在当地建有一定规模的区域聚落中心。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高成林研究员回应了多位与会学者对南岭地区先秦锡铅资源的关切,坦承湖南地区尚没有线索,所以这次和院里的年轻考古同事前来学习,希望推进相关工作;他结合自身合作研究经历认为传统考古与科技考古需要互相促进,有目的性的开展检测分析工作;南方地区商周遗址文化堆积普遍不太丰富,而赤壁大湖咀作为南北交往的要道,具有丰富文化堆积,应当深入持续地开展工作,厘清文化面貌及遗址布局。国家博物馆田伟副研究员结合晋南夏商冶金考古实践,认为中原与南方早期冶金技术可能存在交流。对于遗址内发现的少量冶金遗存,应注意从堆积方向等角度寻找原位遗迹,从而明确性质。郑州大学郜向平副教授认为周代铸铜遗存普遍增多,此时尤需要结合遗物数量及类别,来认定铸铜生产的规模和性质,区分偶然的铸造活动和有规划的手工业作坊,也有必要考虑贸易等因素的影响;看待夏商西周时期人群管理及生产活动方式时,也应与编户齐民的历史时期有所区别。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罗运兵研究员探讨了大路铺文化的分布范围,认为刻槽器足并非大路铺文化最有特色的遗物;大湖咀遗址未发现大冶、阳新等地常见的大规模冶铜遗存,表明此地与大路铺文化核心区在制陶、冶金等多个方面都存在差异。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中国古代金属物料产地溯源方法研究”课题负责人刘思然教授、范安川副教授分别作工作发言,介绍了各自课题中金属溯源研究的重点和难点。科技部科技基础资源调查专项“先秦两汉时期冶金遗址调查”首席专家陈坤龙教授介绍其项目研究背景及实施方案,并指出近年科技部重大项目实施过程中应当加强协作,共同推进田野调查及实验室方法研究。
陈建立教授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冶金考古研究得到了田野考古工作者的高度重视,系统性调查、精细化发掘及多学科研究成为冶金考古的新常态。本次研讨会充分展现铅、锡冶金考古研究得到了更多关注,尤其是在田野考古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同时也仍然存在诸多挑战。目前阶段应积极开展冶金考古信息采集关键技术研发,更加高效、全面、准确提取矿冶遗存的多维信息;推动冶金考古标本库、数据库建设和冶金考古大数据研究工作,提高冶金考古资料价值阐释能力,构建冶金考古研究理论与方法体系,用冶金考古成果丰富中国考古学理论研究,讲好中国故事。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研究员总结本次会议,高度评价田野考古与科技考古的融合与协作,新思维与新技术在研究中的活跃,并期待围绕冶金考古的合作继续细化、深化,也欢迎与会学者多来湖北指导工作,推进研究。
与会专家合影
近年来,先秦时期青铜冶铸遗存的重要发现不断涌现,冶金考古与金属物料溯源研究不断取得新进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陈建立课题组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机构合作,在大冶铜绿山、京山苏家垄、黄陂郭元咀等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和冶金考古综合研究,在冶金技术与金属物料流通方面取得多项成果。在先秦铸铜业中,锡、铅同样重要,但田野中冶炼遗存识别困难,金属实物提取修复困难,针对铅锡质遗物的检测工作严重不足。通过本次研讨会,期待锡、铅矿冶生产及锡铅器整理研究能够得到更多关注,并在商周器用制度及金属物料溯源研究中发挥更大作用。
文字:方立阳 张吉
摄影:张昕瑞 罗伟
编辑:江小瑗
审核:陈建立 方勤 陈丽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