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30日上午,随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挥锨动土,标志着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的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第六次考古发掘正式开工。
开工仪式上,学堂梁子遗址本次发掘项目负责人陆成秋副研究员首先就遗址的基本情况和本次发掘的准备情况进行了介绍;随后,郧阳区政协主席徐洪斌和十堰市文化与旅游局党组书记、局长边疆先后致辞,表示将高度重视学堂梁子的发掘工作,全力配合,做好服务;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再就学堂梁子遗址的重要性和本次发掘的必要性以及今后的工作重点做了发言;最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湖北省博物馆馆长方勤讲话,他勉励以陆成秋为首的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发掘项目团队把握机遇,深入研究该遗址及相关遗存的重大价值和社会意义,扎实做好基础田野发掘工作,利用旧石器考古学科优势积极开展多学科研究,及时发表相关考古科研成果,持续深入发掘学堂梁子遗址的学术价值和科研影响力,利用考古成果揭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长盛不衰的文化基因,并宣布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2021年考古发掘开工。开工仪式由湖北青龙山恐龙蛋化石群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局长姚天国主持,参加仪式的还有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张双权和副研究员葛俊逸、李浩,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李英华,以及十堰市和郧阳区各级政府、文博系统相关领导等。
据了解,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位于十堰市郧阳区青曲镇弥陀寺村,遗址保存了连续的地层序列和系统的古环境信息,目前发现的遗物主要有2具距今约100万年的古人类头盖骨化石、20余种哺乳动物化石、2400余件石制品标本。学堂梁子遗址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出土文物、现存面积、保存完整度、堆积丰富度、可持续工作条件等方面,在中国旧石器时代乃至世界旧石器时代考古学研究和古人类学研究中都占有非常重要地位的旧石器时代遗址。
学堂梁子遗址一直以来受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关注。自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开始,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一共主持了5次考古发掘,出土了包括古人类化石、第四纪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在内的大量珍贵标本,是我国百万年人类史的重要实证之一。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也是我国继北京周口店之后发现的又一处集古人类化石、古哺乳动物化石、石制品三位一体的重要古人类遗址。同时,在以学堂梁子遗址为核心的汉江流域,还发现有梅铺猿人遗址、白龙洞遗址、黄龙洞遗址等古人类遗址以及众多的旧石器化石点,这种富集现象全国仅有、世所罕见,表明汉江流域以郧阳为核心的区域是古人类起源、演化和发展研究的重要区域,堪称罕见的人类进化廊道。
2020年11月,在十堰市郧阳区举办了郧县人头骨化石发现30周年学术研讨会,会议以共识和倡议的形式呼吁对郧县人遗址及相关材料加大发掘和研究。同时,在湖北省文化和旅游厅、湖北省文物局和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以及中国考古学会旧石器专业委员会主任、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高星研究员的积极争取下,学堂梁子遗址的发掘项目通过了国家文物局的审批许可。
学堂梁子遗址2021年的发掘与研究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武汉大学长江文明考古研究院联合主导实施,郧阳博物馆、十堰市博物馆配合实施,遗址本年度发掘面积800平方米。当日下午还召开了学堂梁子(郧县人)遗址考古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