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关于 大事记

1993

发布时间:2024-03-26 15:56:17    浏览次数:27 次   

1993年3~5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宜昌三家沱发掘汉代遗址,共发掘面积524平方米,该遗址属于西汉时期。

1993年3月27日~7月7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宜昌杨家湾发掘新石器时代遗址进行第五次发掘。

1993年4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长江水利委员会库区规划设计处,分别在秭归屈原纪念馆、兴山昭君纪念馆和宜昌县文物管理部门的配合下,对三峡水库淹没区秭归县、兴山县、宜昌县的地下文物进行了全面复查。

1993年6月15日~11月22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黄梅县焦墩发掘新石器时代及周代遗址。出土了距今6000年的卵石摆塑龙、蛇等,是继黄河流域蚌壳摆塑龙和辽河流域的“玉猪龙”之后,在长江流域的首次发现。

1993年9月~1994年6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穴市鼓山发掘新石器时代聚落遗址,揭露了一处较为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墓地。

1993年10月~1994年5月,为配合京九铁路建设,湖北省京九铁路考古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穴市鼓山完整地揭露了一处新石器时代中晚期墓地,发掘清理墓葬238座,出土陶、石、玉等质料的随葬品1685件。

1993年10月13日~1994年1月25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宜昌杨家湾遗址进行了第六次发掘。

1993年11月23日~12月20日,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宜昌鹿角包新发掘新石器时代和商周遗址。

1993年12月~1994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北三峡库区宜昌、秭归、兴山、巴东四县海拔200米以下的范围进行了有关旧石器文化方面的考察。

1993年底~1994年春,为制定三峡工程淹没区文物保护规划,受国家文物局及三峡工程库区文物保护规划组的委托,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力量,对三峡工程淹没区秭归县、兴山县、宜昌县的地下文物再次进行了更深入、更广泛的踏勘、核查工作,并在此基础上制定出了上述三县三峡工程淹没区地下文物保护初步规划。

1993、1995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鄂州市博物馆在鄂州塘角头发掘六朝墓。4号墓出土的佛像可能是我国目前的最早佛像雕刻品,它为研究早期佛教造像及南传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