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考古研究院 新闻资讯 本院动态

先进!5000多年前先民用水控水智慧尽显

发布时间:2023-12-08 11:17:18    浏览次数:138 次   

       5000年前的先民如何筑坝蓄水、如何营造结实的建筑?作为长江中游新石器时期最为兴盛的考古学文化——屈家岭文化的命名地,位于湖北荆门的屈家岭遗址日前公布一系列考古新发现,徐徐揭开长江中游地区人们用勤劳与智慧邻水而居、生息繁衍的生活图景。


 屈家岭遗址一角。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20世纪50年代,屈家岭遗址发现了当时最早的人工栽培粳稻。近年来,在植物考古等多学科研究的基础上,考古工作揭示了屈家岭遗址自油子岭文化延续至石家河文化时期以水稻种植为主,兼以粟作为辅的农业经济模式,莲藕类水生植物也成为“盘中餐”。成熟的稻作农业已然成为支撑人们生活的主要物质基础。

在位于遗址群东北部的熊家岭水坝西侧,就发现了一块高度疑似为史前稻田的分布区域。记者在熊家岭水坝发掘现场看到,高约2米、顶宽约13米的现存水坝上,解剖面呈现清晰的地层分界线。水坝东侧为蓄水区,西侧为灌溉区,溢洪道位于蓄水区的北部缺口处,依势而建。


12月4日,考古人员在熊家岭水坝遗址现场进行考古工作。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江汉平原地区河网密集、水资源丰富,有时雨热不同期,因此蓄水、用水、防水、治水十分必要,必须解决好人和水之间的关系。”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负责人陶洋说,水利系统便是先民治水的产物。

缓缓行走在这长达30余米的发掘探沟中,凝望着高耸的坝体堆积剖面,仿佛可以感受到先民取土、搅拌、调配、搬运、拍打、营造的一幕幕场景……筑坝者精心加入本地黄土以改善坝土的坚固性,掺入根茎植物以增加土壤韧性,并将他们层层拍打、夯实,以期蓄水灌溉、抵挡水患。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何努称,屈家岭遗址发现的水利系统,初步推测主要用于稻田灌溉,表明屈家岭先民的治水理念已从被动防御转变为主动调控,较早迈进史前“以水利科学技术体系为复杂机制的复杂社会”,甚至具有国家行为特征,助力屈家岭发展成为中国农耕文明发祥地之一。

如此有秩序的社会组织下,一定有人类生活的痕迹。2021年秋天,屈家岭遗址考古项目现场负责人张德伟在遗址中心区一处高地发现了纯净的黄土台基,紧接着一处红烧土模样的“磉墩”显露出来。“随即揭露出更多的磉墩,它们排列有序,连成一条直线并形成垂直的转角,确定为建筑无疑。”张德伟说,经过近2年的考古发掘,逐渐揭露一处面积约510平方米的屈家岭文化大型建筑F38。


屈家岭遗址F38发现的磉墩。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位高可避水,临河易取水。F38所处的位置高而平坦,是高等级建筑择优而建的现象。定睛一看,这里“埋藏”着众多规模庞大、建造工艺考究的磉墩。围合而成的5间“房子”内,近70个磉墩个个醒目,体量最大的长度超过2米,宽度超过1米。专家推测当时此处为一处公共礼制性建筑。

“高等级建筑的出现,意味着社会的进一步发展,形成了等级差异,出现了基本居住之外的建筑功能需求,建筑技术因而进步,建筑体量显著增大,建筑的发展勾勒出江汉平原地区史前文化和社会的发展。”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文物建筑教研室主任徐怡涛现场考察后对记者说。


12月4日拍摄的屈家岭遗址一角(无人机照片)。新华社记者肖艺九 摄

2015年至今,屈家岭正在实施新一轮考古发掘。近年来,一系列考古发现证明了崛起于汉东地区的油子岭文化强势扩张直至嬗变的动力,获取了探索长江中游史前文明化肇始的物证,反映了长江中游文明演进的连续性。

著名考古学家赵辉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新发现的高等级建筑、大型中心聚落和水利设施,年代明确、结构清晰、工艺高超,是研究长江中游地区史前文明化进程的珍贵物件,为探讨中华文明起源提供了关键样本。

(图文来源 新华社)

分享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