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通讯员 李栖梧)9月22日下午,《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成果》新书座谈会在武汉风貌木兰花谷酒店举行。来自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江西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武汉大学、文物出版社等一流科研单位、高校、出版单位的多位同行专家齐聚一堂。新华网作为媒体参会。
新书内容和出版信息
长江中游地跨鄂、湘、皖、赣、豫五省,这片区域所孕育的文明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既具有自身独特的文化演进模式,同时又与中原有着广泛的互动和交流,并最终融入中华文明的大家庭之中。为了进一步探索长江中游文明演进的过程,解读中华文明的构成密码,2020年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项目,聚焦公元前3700~前221年的长江中游地区,从新石器时代的文明曙光开始,探讨了中原夏商文化对本地文明的催生、周王朝对南方的经营、楚对南方的开发直至秦统一这一重要历史时段的过程。
《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成果》为国家文物局重大项目“考古中国”之“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新石器、夏商周)阶段性研究成果。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牵头,湖北、湖南、安徽、江西、河南五省文物考古部门和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北京大学、武汉大学等科研院校联合实施。
《考古中国: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成果》
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长江中游文明进程研究课题组 编
文物出版社
2024年12月
新书座谈会专家发言
座谈会由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主持。方勤对各位专家学者的到来表达了感谢,期待专家学者未来继续大力支持长江流域的相关课题研究。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方勤、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成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张小雷、国家文物局考古研究中心研究馆员郁永彬、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新改共同为新书揭幕。
座谈会上,原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陈树祥发言表示,作为一名退休职工,自己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活动,号召大家关注长江流域以铜绿山为代表的矿冶考古成果;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研究馆员宫希成表示,此书是第一本长江流域相关课题的成果出版物,未来进行系列出版有较大潜力;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副院长杨文胜号召大家将其他流域文明与长江流域文明进行对比,鼓励多元化文明对比研究;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副教授孙卓表示,自己非常荣幸能参与此次课题项目,希望未来从更多不同层面、不同区域进行对比研究;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馆员马俊才表示,本书形式新颖、内容创新,将传统考古与多学科结合。书籍印刷精美,图文并茂,是公众传播的好材料;文物出版社副总编辑杨新改代表文物出版社对各位专家表示感谢,此书出版采用精美进口铜版纸,力求出版物满足专业性、普及性、宣传性。
座谈会最后,由方勤院长进行总结。方勤院长表示,长江中游流域有许多重要的最新发展,实现了重大突破,希望各位专家同行继续携手,为长江中游文明的传播和展示贡献力量。